经济窘况。
同时地方上的乡绅可能在你前往东京参加春闱时候,资助你一些路费、食宿费。
除了出于乡党之间的抱团,更多是想要结交未来的官员,利益交换从来都是相互的。
许多人都不会像范仲淹、包拯一样直接拒绝,潜移默化就被搭上船了。
至于宋煊嘴里的肉蛋奶那种事,还是不要去想了。
大宋商业发达归发达,但能赚到大钱的始终是少数人。
百姓们处于饿不死的状态就已然是盛世了。
再有其余要求,那才是痴心妄想的理想主义,可遇而不可求。
晏殊虽久在朝廷中枢,但也没有脱离底层太久。
幼年的生活经历以及通过多年朝廷的官文洗礼,总归是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大宋朝廷也是直接奖励中进士之人,是对其余人的激励!
唯有考中进士,科举这条路才算是走完了。
只要当官了,纵然是大宋的低级官员,不钱大手大脚,家里的经济条件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无论是从民间还是皇家而言,对于学子都是以结果为导向的。
人们都说不以成败论英雄,可人家项羽虽然没有得天下,可他也达到了自己此生想要的目标。
那便是灭秦,成为楚王,恢复六国等诸侯的旧秩序当中称霸天下。
他并不认可天下一统的理论。
范仲淹提出来的以天下为己任,还是有些理想主义了。
这让晏殊想起宋煊在试卷上对出题人的评价,过于理想。
其实潜台词就是一点都没有脚踏实地,纵然是你蹦起来,也很难实现这个目标的。
大家都是凡夫俗子,别看学子们天天学习圣人之言,可世上有几个人能成为圣人?
晏殊很清楚这里面的道道。
“那你方才为何与宋十二争论那么多?”
张师德是有些不理解的。
“我就是想要确认他有几分把握能凭借这个买卖赚到钱。”
晏殊摸着胡须笑了笑:
“他那个书铺还要卖连载话本,我估摸宋煊会吸纳一些书院学子为他写书,也是一门补贴家用的门道,宋十二没用往外说,估摸也是在抉择。”
几人对晏殊的推断略感惊奇,倒是没有往这方面想。
“公垂,说了这么半天,你还愿不愿意与我赌啊?”
宋绶见晏殊把话题又扯了回来,随即想了想:
“赌什么?”
“先前我的玉佩因为咱俩打赌,当作彩头送给了宋十二,你的送给了张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