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地方上已经享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被视为“士绅阶级”。
这也是宋浩虽然是个发解举人,宋家有其余人在宁陵县做吏,主脉也没用偏移。
“科举这条路本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五哥比俺早接触,屁话俺就不多说了,加油干就可。”
宋煊自是没用把菜就多练说出来,毕竟自己还没用经历过科举的毒打。
万一回旋镖打到自己身上,岂不是糟了?
如今北宋科举的录取率极低,尤其是省试和殿试,竞争非常激烈。
发解举人中只有少数人,能够最终考中进士。
宋浩也明白,省试竞争有多激烈,他与宋煊提一嘴,也是郁闷之气积压在心中许久了。
如今宋煊也来了书院学习,那振兴宋家的这份压力,并不会全都在他一个人身上压着了。
宋浩明白自己这个弟弟有多聪慧,入院考试考了第三名,已然展现出极大的实力,就是不知道等他真正到了科举场上,又能发挥出几分来。
二人沉默间便走到了书院门口,倒是宋浩主动开口:
“我到底比你在书院多呆了几年,若是有什么不明白的事,尽管来问我,出门在外,理应是我这个兄长照顾你。”
“哈哈哈,多谢五哥。”
宋煊挥舞着折扇:
“不过你也知道,俺自幼就独立惯了,主打一个万事不求人,一旦求人了,那便是真有天大的事发生了。”
宋浩颔首,他就是过来与宋煊这个弟弟说几句话恢复一下交情。
毕竟二人之间的情分,剩的也不多。
再加上不告而取那首足够流传于世的咏蛙,宋浩觉得三弟心中还是有芥蒂的。
但他没用发作,便让宋浩心中觉得不妙,三弟怕是真的懒得与自己争辩什么了,他连打架都不想与自己打一场?
那就是真的不在乎了。
宋浩瞧着宋煊远去,再次长长的叹了口气。
没用通过省试这件事,始终是压在他心头上的一座大山。
但愿自己三年后能够一举通过省试,进入殿试。
宋煊直愣愣的往前走,并没有回头看。
他不知道自己这个哥哥会不会尴尬,可是他自己个纵然心中不尴尬,但与他也实在没有多少情分了。
宋煊溜溜达达奔着家走,迎面撞上了吕乐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