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他送走的小妾怀了身孕,反正包拯就认了。
“此番我回家与父母报喜,确实是给我寻了一门亲事,那姑娘姓董,年岁不大,才十四岁,待到我参加完科举考试后就成婚。”
“额。”
宋煊这才止住脚步。
大宋有厚嫁之风,女子虽说为了给自己攒嫁妆成婚年龄会上涨一些,通常在十九岁往上。
但法定成亲的年龄是女子十三岁就可以了。
“包兄,你听俺一句劝,待到那董小娘子十八九岁后,你们成亲在孕育下一代较好。”
“为何?”
包拯算了一下,等过去五六年,那个时候自己都三十而立了。
“虽说女子十三四岁来了葵水就可以婚娶,但大宋姑娘普遍发育,额,就是从十三四到十八九这个阶段还在长身体,并不适合孕育子嗣。”
宋煊也顺带给几个同窗科普了一下:
“就是母亲的肚子这里如果没有完全长好就孕育子嗣,会容易早衰,早产以及难产,容易一尸两命,子嗣的寿数也不会太长。”
几人倒吸一口凉气。
这种知识点,他们听都没有听说过。
但是方才宋煊露一手,便让他们心服口服,不得不重视起来他的话。
“原来是这样。”
王泰脸色煞白:“怨不得我姐生孩子险些难产而亡,原来是她那个时候年岁尚小。”
宰相的女儿自然不需要自己攒钱存嫁妆,家里早就给置办好了。
故而成亲的岁数也不会太大。
“那我得立马写信,不能让我妹妹再早成亲孕育子嗣,走我姐的老路了,那太吓人了。”
宋煊也明白,古代这种医疗水平,很容易就一尸两命的。
“那你快些写。”
“好好好。”
宋煊等人进了大殿。
不得不说寺庙香火鼎盛就是有钱。
整个大殿显得极为宽阔,而且还塑了金身,一盏盏灯油在亮堂着。
旁边蜡烛更是不少。
王泰连忙跑向一旁本该和尚坐着解签的桌椅,开始研磨写信。
宋煊则是拿起一个垫子,直接走到树枝型的蜡烛旁,坐下掏出那本杨亿等人诗集看了起来。
范详等人一瞧宋煊打了样,自是照做,纷纷借着亮光看起书来。
青龙互助学习小组,第一次“团建”,没一文钱。
……
顾家。
顾子墨已然给窦兄去了信,兴许这几日难寻什么好手,所以他也不着急。
只不过在饭桌上,老母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