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同样也是所有进士当中文章写的最好的。”
“有才又有容颜,将来等俺参加殿试,一定要竭尽全力考中探。”
“啊,竟然还有这等说法,简直是闻所未闻。”
范详当然没听过这种说法。
此时三甲的名头还没有被宋煊说的三个所取代。
探郎这个事,韩琦是知道的,那都是唐朝流传下来的。
科举考试过后,自是有许多宴会,其中有一个探的宴会。
便是从新科进士们里挑出一两个人,到长安的各个有名的园子和园去,把那些最新鲜、最漂亮的采回来,给大家看。
既然是去采摘朵、探寻况,那这人也就被称作探使、探郎了。
这俩人选不得随便,就算是状元,也未必能被选上呢。
因为得看长相,只有年轻又帅气的人,才能当上“探郎”。
在唐朝,“探郎”那得是新科进士里边长得最俊、岁数最小的人。
诸如孟郊写的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
那都是探郎带回来的!
韩琦不清楚现在流传成这个样子了,不过一想宋煊所言也有些道理。
探郎既有蟾宫折桂的才学,又有玉树临风的风姿,堪称才貌双全。
难怪古人常说才子佳人。
探郎便是这才子中的佼佼者了!
韩琦已然自己在心中给宋煊找补好了理由。
因为他是想要中状元的!
宋煊见众人不信,哼笑一声:
“状元多了去,大唐的状元郎你们能念出几个人的名字?”
“但是从古至今有几人是以帅的标签流传于世?”
“那必然会被世人争相传唱!”
“哈哈哈,十二郎这番说法着实是有趣。”
王泰忍俊不禁。
他对宋煊胡说八道的本事有了进一步的认知。
胡说八道也就罢了,偏偏还能有点那么道理。
直娘贼!
宋十二他真是混官场的天赋型选手。
作为宰相之子,王泰对于这些事,还是有着一定的认知的。
韩琦一时间也没想到大唐状元郎的名字,但是却想起宋玉卫阶之类的。
百姓争相围观,看杀卫玠!
众人说说笑笑的,进了灵台寺,依旧是去饭堂蹭饭吃。
迎客僧的弟子这次给他们搞了一桶。
人员又多了起来,一个桌子根本就不够坐的。
平常寺里着实是很少有学子们前来,就算是要拜神,他们也是去拜文庙里的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