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换一千文的事。
他们都很清楚这事。
再加上宋十二这里还给提供新鲜的话本小册子,看完了你拿回去擦屁股也是赚到了。
尤其摇号抽奖都是当众抽,童叟无欺,都能看得见。
如此公平的扑买他们难寻第二个。
街上大部分扑买,百姓同样赢少输多,还不如宋煊这里实惠。
“自是这样,也是出乎了俺的意料,不过俺估摸着,不会超过三个月,就会有效仿者开始经营这个买卖。”
此时的晏殊沉迷于这个令他惊喜的数字。
就算是这样,书院一个月也能有一百贯以上的固定收入。
那若是大批量购买米面以及时蔬和肉,也是能供应全书院师生吃上几天的大锅饭。
“你这些个钱准备怎么交付?”
宋煊想了想:
“范院长,书院可是有藏金库,若是没有的话,书院可派人来俺这里支取,也省了一大笔成本,还不用担心钱突然就没了。”
一百贯,用一个背篓背也装不下。
范仲淹还在思考着宋煊的话。
目前钱还少,有朝廷供应的三千贯,远远不够。
“十二哥儿,你虽说经商经验丰富一些。”
“但是,宋城其他大商户,经商经验也是不逞多让,你有什么法子不让其他人做这件事吗?”
一想到这里,晏殊就有些气恼。
他去寻丝绸行会的会长,可他对自己打哈哈。
只是说愿意为应天书院筹集善款,但也需要时间。
如今宋城的丝绸生意并不好,南方雨下得大,加上本地河流也出现问题。
朝廷并没有按照计划兴修河道。
商业受阻。
晏殊数日前还暗暗发誓,说绝对不会来找宋煊问有关商业上的事儿。
结果他自己碰壁。
别说他一个应天府知府,就算是朝廷宰相来了。
这样商人也不一定会给面子。
他们都清楚君子可以欺之以方。
看人下菜碟,那是他们的看家本领!
“俺倒是不着急他们出来抢生意,到时候找机会狠狠的坑他们一把才行。”
“你要如何坑他们?”晏殊没理解他话里的意思,但吐槽道:
“那些商人可没少假意敷衍我!”
“既然如此。”宋煊收回账本,哼笑一声:
“那俺让他们知晓什么叫官商勾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