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了七八盘的热菜。
桌上三人都没有动筷子。
“十二郎,孙复母子已经请来了。”
宋煊立即起身:“快请坐。”
孙复不争气的咽了下口水。
饭菜的香气已经扑进他鼻子里。
但他还是忍住了:
“在下孙复,晋州平阳人,孙武第四十九代孙,主治春秋。”
说完后孙复的肚子不争气的开始叫唤。
名门之后落魄至此,谁都尴尬!
当然了,真名门还是假的都有待考证。
可钱是男人胆!
孙复需要钱让他娘不饿肚子,也需要钱让自己稳定下来专心备考。
但他真的没有钱!
此时一桌席面摆在这里,孙复的肚子是有着不争气的。
什么名门之后的说辞在生存面前也得往后排!
听着孙复自报家门,宋煊连忙再次介绍了一下自己,随即请他坐下。
“孙武的后代未免也忒多了,不知道孙复与孙权是不是远亲呢!”
当然了,宋煊没有把自己想要吐槽的话说出来。
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
反正谁祖上,不是名人呢?
“正巧饿了,快动筷子吧。”
宋煊连忙指了指孙复他娘就近的几个菜。
软和且清淡,适合老年人吃。
这桌子上除了孙复母子外,年岁都不大。
庆楼掌柜的精心安排的一桌子饭菜都入了众人的嘴。
王珪虽在东京生活,可荷包也不鼓,更没去过樊楼吃饭。
今天这顿可以说他这么大岁数最好吃的一顿饭了。
饭饱后,宋煊瞧着一旁的王珪:
“弟弟,一会且去俺家里歇息,待到消化食后,咱们两个比试比试如何?”
王珪知道宋煊是个读书人,但他也瞧见宋煊踢飞镇关南那两脚了。
自是不会小觑他。
而且王珪这么长时间都是街头耍一耍,并没有与人对战。
他当即点头:“便听哥哥的。”
王珪晓得在街上,宋煊是收着力气了。
要不然闹上人命官司,对谁都不好。
况且为一个泼皮的性命搭上自己的前途,着实没必要。
“好好好。”
宋煊也好久没有与人对战了。
他发现王珪是有些功夫在身上的。
安顿完了王珪,至于一旁的孙复,宋煊想了想:
“方才孙兄说对春秋颇有研究,正巧俺也是!”
“《春秋》有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