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注意韵。
就当是老子梦中的时候那年去的赤壁。
反正这种赋,也不需要是亲身经历才能写。
晏殊刚从另一行转回来,就看见宋煊在那里挥笔一簇而就。
他脚下快速倒腾了几步。
走到宋煊身边放缓脚步。
然后又正大光明的“视奸”了一眼他的试卷。
起手就是:壬戌之秋?
晏殊下意识的掰手指算了一下。
如今是甲子年的秋天,壬戌那就是四十五年后的秋天?
好家伙。
真是好家伙。
宋十二他果然不走寻常路!
畅想自己四十五年后,带着友人去遨游赤壁是吧?
晏殊不知道要怎么吐槽,宋煊如此胡编乱造的思路。
但他作为主考官也不好一直停留在这里。
此时晏殊脑子里全都是疑问,慢悠悠的踱步离开。
因为同为神童的他,也没有理解宋煊的脑回路。
毕竟在他看来,神童的路线都差不多,能够理解对方的所作所为。
而且晏殊作为神童的代表人物,自是也见过不少神童。
他也能猜出那些神童的心思,可偏偏遇到宋煊这么一个被耽误的神童,晏殊一直都无法猜透宋煊的心思。
这小子的想法,总是异于常人!
宋煊好不容易遇到个简单题,自是开始大写特写。
我管你这个那个的!
看着这个赋的要求,王泰心里没有思路。
他对于这种历史关注的很少。
平日里多是经书子集之类的。
谁承想这次晏殊根本就没有从那里找,全都是按照他自己的意思出考题。
一下子就让王泰有些麻爪。
他刚刚下定的决心又有些浮躁,特别是瞧见宋煊在那里一直写写写的。
王泰有些泄气。
“直娘贼,考官令人生气,但相比我自己的失败,同窗朋友的成功更是让我揪心。”
“大家都是在同一个书院学习的,怎么就我这么菜呢!”
“神童就必须厉害吗?”
但王泰又无可奈何,只能强迫自己继续写下去。
晏殊虽然奇怪宋煊的“起手式”,但又不得不承认,他能如此快就想到思路,脑瓜子就是聪明。
因为在晏殊观察,许多学子全在冥思苦想。
甚至连晏殊看好的韩琦,也迟迟没有动笔。
即使他那首西昆体的诗做的不错。
溜达之间,晏殊又回到了起点。
曹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