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闻风而动
不止谭家一户这么想,河西四郡的好些人家都这么想。
申屠灼凭借绘制的“千金渠”图卷在岁末祭祀上一鸣惊人,随后池郡守又将开沟引渠的重任交给了他,但凡消息灵通点的人家都闻风而动,这位纨绔公子的风评立时反转,成了许多待嫁娘子眼中有前程的好郎君。
有人说,申屠二公子从前有兄长护佑,乐得做个浪荡儿郎,在乐府里领份闲差,过过眠宿柳的日子,只等着兄长拜将封侯,自可一世无忧。只可惜申屠衡英年早逝,他这才幡然醒悟,在阿母的鞭策下承担起家业,不得不奋发图强,给申屠府争口气。
也有人说,申屠二公子的纨绔只是表象,他从来都是家中最有智慧的人。当兄长从军挣功时,他安分享乐,结果他那位文武双全的兄长再出众又如何,还不是成了沙海枯骨,而他既保全了自身,又名正言顺地成了申屠府的下一任当家人。
而且他蛰伏多年,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震动四郡的“千金渠”,能拿出这般细致的图卷,绝非一日之功,恐怕是耗费了数年心血,只为了一朝功成。借助治剧实绩走上察举这条路,岂不是比他那兄长要明智得多。(注:治剧:察举考核中的一项,考察治理复杂郡县的能力。)
无论众人如何猜测,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浪子回头金不换,沧海遗珠般的好儿郎,再不押注就晚啦!
因此,近来申屠府的门槛常有媒人来踩,就连老夫人下令封府那日,外头都有两个媒人探头探脑地候着,生怕被人捷足先登了。
这两个媒人打听到府中老夫人动了怒,却不知是为何。毕竟在外人看来,能得到郡守大人的赏识,眼瞅着就要被举荐的儿郎,放家里供着还来不及,怎么会罚跪痛斥呢?后来不知怎么就传出来,说是二公子似乎有了心仪的小娘子,可惜门不当户不对,老夫人怕他受那小娘子拖累,这才会封府教训。
这谣言半真半假似是而非——
殊不知老夫人情愿申屠灼继续当个纨绔,也不想让他沾到察举为官之途分毫。殊不知他的确有个心仪的小娘子,却不是因为什么门当户对的缘由被阻隔,而是小叔觊觎阿嫂,要在已故兄长的牌位前强抢新妇。
媒人们嚼着舌根:“那二公子心悦的,不会是兰英馆的霏娘子吧?据说他给霏娘子写过好几首小曲儿呢。”
另一人磕着瓜子道:“不像,这几个月二公子都不怎么去兰英馆了,我猜是乐府里的乐伶舞姬。那边好些都是落魄世家的罪奴,颇有些来头的,不仅会琴瑟和鸣,还会舞文弄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