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天价的奴才
一个连生意线是三头交易都不知道的小牛马,讲大买卖简直可笑。
但就好像县城的守门兵丁聊天的时候,只会谈论多敲诈了几文钱。
看京城城门的兵丁聊天时却爱议论,如果军事崩塌异族铁骑兵临城下了。
那么自己把守的城门厚度够不够维系国祚一样。
越是大组织里的喽啰,就越爱讨论组织里的大事。
讲究的就是一个,‘位卑未敢忘忧国’。
周观山小事上表现的精明能干,
但其实在‘慈人会’里,也就是一个大年间还要劳心劳力,顶风冒雨押送奴隶的,中低层打工仔而已。
和他那酷爱操心组织未来发展大计的,前知识分子之心形成了鲜明对比。
天高地阔的郡道上八面来风。
长途跋涉的一长串青壮奴仆,就算没短吃喝,穿的也厚实,还是冻得瑟瑟发抖。
此时此刻就连习武多年,身为九品修士的刘虎都没了讲话的兴致。
但周观山却被张贵捧哏捧的兴致大起,喝着风,扯着嗓门,
“着啊。
我这次接着活后就听人说,平阳张家在乱牙有硕大的事业,只是最近稍有挫折。
不过常言说得好,越挫越勇。
有时挫折不一定是坏事。
比如你说的在乱牙发展产业缺乏人手吧,想要全靠家生子那得攒到那天。
就是得靠我们这些熟手给找齐。
你看容家。
买了你们张家的庄子后,你们用一百劳力经营,他们要用三百。
为什么。
因为你们种粮、种麻、种,他们却要再增种上好的药材。
那自然要填进去几倍的人手去,但获利却更可观。
莫要觉得买来的奴仆就比家生子差。
那是你没遇到我们‘慈人会’这样,专司一事的大商会。
普通人都想,木工、烧瓷、打铁的手艺不好学,耗时耗物。
这种奴仆必得是有百年底蕴的世家中,从小学艺的家生子才可能。
其实那都是想当然。
诸般手艺难学的关键其实是师傅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学艺时诸般限制。
学个木匠头三年只学刨树皮。
学个厨子先切二年菜墩。
当然费时费力的很了。
可其实你去找些十五六岁,不傻不捏不残不缺的少年,跟着用心传授技艺的师傅一到两年。
好手不敢说,可手艺绝对能磨会了。
当然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