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下去安排,把张贵那孩子记入族谱,名字添上‘辈分字’改为张九贵。
非常时期,不能浪费人才。
族中多有心环青云之志的子弟,却少有既有本事又愿意俯身做事之人,尤其是修炼有成的。
一个个的,哎,总之趁着新年‘拔贡’的机会,你给张贵办一个武秀才身份。
然后让他早日为朝廷效力,想来以他的出身见识不会拒绝。
咱们也把那个难填的格子给填了。”……
拔贡,是明宋帝国五十多年前国力衰落,朝廷的银子不够了,确立的一个新规矩。
实质就是进贡钱粮,换取名为‘贡生’的秀才身份,。
其中拔贡文秀才的前提是有‘童生’的身份;
拔贡武秀才的前提则是,有‘入道’的身手。
而因为童生含金量极低,在县里稍有人脉便能运作出来。
所以文贡生一般会饱受歧视。
武贡生的要求‘入道’却含金量极高。
大部分正常科举的武秀才,都没入道的实力。
再加上古语有云,‘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凭武力值吃饭的,你看不起我,咱们就上擂台打一场,看谁的拳头大就是了。
所以武贡生反而高人一头,成为了一种反向的歧视。
最后以至于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强子弟,都不爱去正常考取武举。
非得要多一份钱‘拔贡’才体面,委实属于浪催的。
张七通早已猜出张贵要咸鱼翻身,却没想到是这样的‘翻’法,身体不由一僵,嘴巴回的倒快,“是。
等正月初十衙门休沐完,我马上办。”
“嗯。”张六婇面沉似水的点了点头,“还有下午你亲自领着刘大师,按照我拟的名册继续给人盘命。
管好他的吃喝。”
管好吃喝,也就是算不够人数就不能吃饭。
张七通的脸色一下变得为难起来,却只能答应道:
“是。
刘大师,你也听到我们家老的吩咐了。
咱们这就走起吧。”
等到张七通与刘无常惺惺走后。
张六婇嘴角泛起一丝阴沉的笑意,喃喃道:
“泰大啊泰大,你老子都不敢瞧不起我。
你却欺负我是个妇道人家,硬把自己办的烂事,强交给我善后。
那我就让它继续烂下去,看会害到谁的名望。
真是个,‘不见厉害不知怕、不撞南墙不死心’的万八玩意。”……
时光如梭,转眼到了正月十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