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要出门的阿姆看见好大儿回来的时间不对,表情也太过怅然,知道出了意外,开口问道:
“九江不在镇上了?”
“嗯,你的假儿子江娃子回青斗书院了。”
“是吗。
你们转眼都长大了,他有他的路要走,你也有你的大事要谋。
只要能一直记得彼此的情谊,总会有再次相逢的那天。
到时岂不加倍的欢喜。
只是要记得。
下次见面不要再斗鸡一样的讲自己认为对的道理了。
要知道有些事情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没有对错,谁都说服不了谁的。
太较真只会伤了感情。”
“知道了阿姆。
咱们暂且不说张九江那小子。
现在明宋南国的局面是一天恶过一天,您还是带着舅母跟表妹们跟我一起去海外…”
张贵压低声音跟老娘商量,却被她直接打断,
“行了,这件事我早就说过,我不会去。”
“娘啊,以前太平年景您想过虽然辛苦但自己觉得有意义,又喜欢的日子我能理解。
可现在都要死人了…”
“整个平阳镇几万口人,有一个死于刀兵之祸的吗?
再说了,你在那传说中要命的时候浪头大到能把,岛屿直接掀翻的外野海上建立的弹丸小国。
真就一定比现在的明宋安全吗?
其实不见的吧。
好了,总之我过的日子就得听我的。
就好像当初你要造反,阿姆没一句二话啰嗦一样。
还有我的儿。
你凭什么觉得自己为了称王称霸、成神做祖,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冒险就值得。
阿姆我靠着自己亲手做生意,帮衬左右街坊把日子过好些就不值得呢?”
张贵闻言顿时无话可说,无言以对。
张口结舌的许久,悻悻的说了一句,
“阿姆啊,有时候有个太有‘思想’的老娘,不是什么好事。”
他这时其实还能争取把舅母跟表妹迁走。
但人都是自私的,尤其是张贵这样活了两辈子的‘独夫’。
既然老娘不愿意走,那就还不如把舅母跟表妹继续留在平阳镇陪着她。
免得阿姆寂寞,甚至万一发生了意外,也能多几个帮手。
“行了阿姆,你既然不想走,那就不走。
只是千万记住,万一发生了什么意外,一定赶快往芝海镇跑。
平常也尽量多住在芝海镇,千万、千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