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想:“因为你来我们村不久,然后又搬走了,很多人都不熟,可能换工有点难。”
实际的情况是,肖家全是妇孺,谁愿意来和他家换工,肩挑背磨一样不行,吃饭倒是和好几口人。
乡下人是淳朴,但不傻,他们也是懂权衡利弊的。
“那就请人,这事儿还有劳罗大叔帮忙了。”春宁这会儿很清楚,就凭着自家在村里的交情,能请人来帮忙都不是那么
容易的。
“春宁,我倒是有一个主意。”罗大叔突然想起一件事儿来。
“大叔,您说。”
“我在码头上有几十位兄弟,春上船少,拉纤的活儿也少,他们很多都在码头上一歇就一天,一天也挣不了几文钱,不如,我请他们来帮忙干活。”罗大叔道:“他们都是一身的蛮力,干活那是绝对妥妥的。”
当然,吃饭也是棒棒的,不包饭倒也不存在这些问题了,要不然真怕将他们一家子吓坏。
“那工匠?”
“木匠请邓木匠,他的活儿做得好,都是榫卯结构,牢固,我们村上的姑娘们出嫁都找他打床;石匠请张石匠,他的墙脚石安得好;瓦匠请钟瓦匠……”
春宁听罗大叔说后就明白了,每一个匠人你只需要请一个大师傅即可,他们会根据你家的情况带几个帮手或学徒,所有要做的事也是由大师傅安排。
“找对了大师傅就很轻省,主人不用操心,一切安排得妥妥当当的。”
另外就是材料的采买了。
春宁是第一次经历这种大事,要采买石头、木材。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罗大叔是一个很好的师傅,带着他货比三家。
事实上老罗对镇上几户卖材料的人早已熟悉,也知道哪一家价格实惠材料好,但是为了让春宁懂得多一些,特意绕着弯的转悠。
在整个采买过程中,春宁真正是受益匪浅。
不禁感慨万千,以前在京城当少爷,真正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外有祖父撑着,内有大伯母当家,他只需要好好上学堂即可。
那时候,还觉得上学堂蛮辛苦。
真正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阿姐给自己的银子根本就不够。
一番采买下来,就了十八两银子了。
连罗大叔都有点替他担心。
“春宁,你们这个院子是要修多大啊,你这……”
钱够不够这话都不好多问出口,毕竟有怀疑人家家人财力的意思。
人家的家底不能随意打听的。
“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