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圣人并非天生为圣,有人苦修成圣,有人造化成圣,有人以战成圣,亦有人研学成圣。”
“书中真意万千,但只要愿意耗费时间和精力,集腋成裘,百川朝海,也能一朝悟道,研学成圣。”
“曾有大儒研学六十载,一朝悟道,顷刻渡劫证圣贤,成神仙高人。”
“稷下学宫内,至今都留有其名。”
楼轩明说得更为详细一些,也是有引导石毅读书之意。
或许石毅武道天赋不错,但这并不妨碍石毅读书,两者皆得,未尝不可。
至少在他接触到石毅之后,感觉石毅有这个能力。
“多谢先生指点。”
石毅听完楼轩明的话,倒是明白了。
并非这个世界有儒道,而是修行之道,在达到一定层次之后,便是殊途同归。
就如读书,读到一定程度之后,便会领悟蕴藏在天地之间的道法,从而成就道法高手。
这也是楼轩明此前说‘读书亦是修行’的意思。“你能明白就好。”
“过几日,我打算外出游学一段时间,之后再参加今年的秋闱。”
“这里的蒙学之事,从明天开始,将要暂停,归期至少是秋闱之后。”
“你想要借阅书籍,这两天都可以过来。”
“至于我启程之后,你如果遇到不解问题,可去宁河县找我一好友请教。”
“我这好友学富五车,原本与我一起相约参与今年乡试,但不巧慈母仙逝,只能错过今年乡试。”
“你若碰到不解的问题,可向他请教一二,看在我的面子上,想来他会解答你的一些问题。”
楼轩明说着,拿出一封写好的信件,交给石毅。
很显然,楼轩明提前就写好了。
外出游学之事,他心中早有安排。
“安远镇不大,你如果想要在修行路上走得更远,那就多出去走走。”
“我那朋友,也很喜欢交聪慧的朋友。”
楼轩明知道石毅的能力。
不管是武道,还是读书,都远超常人。
用赵成当初请他教石毅蒙学的话说,石毅武道根骨非常出众,必入宁河县安河武馆。
而他看到石毅的读书能力,感觉石毅只要不把自己限制在一地,走出县城根本不是问题。
至于能走多远,那就得看石毅了!
他在这个过程之中,也是当一个引路人,更多的还是看石毅个人的选择。
“多谢轩明先生,学生感激不尽。”
石毅接过信件,躬身感谢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