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个理儿。”
秦大嫂追问,“那还有第二种第三种不?”
顾喜喜接着,“第二种就是,种一些根系浅,快熟类的菜,比如青菜、白菜这些。”
“第三种,还是种菜,油菜之类的洒了种子就能长,目的是喂鸡。果林中散养鸡,鸡吃菜,拉的鸡粪收集起来,待腐熟后就成了果树的肥料,而这些鸡……”
“我知道!”秦大嫂抢答道,“鸡蛋可以换油盐针线,可以卖钱。”
“养的鸡多了,鸡也可以卖呀,都是钱!”
秦大嫂起赚钱时,脸庞都在发光。
顾喜喜笑着点头,“不错,都会举一反三了。”
秦大嫂不好意思地摸摸脸颊,“我哪会反什么三啊。”
“我只不过是熟悉咱们农家的日常,具体怎么做,我还得听你的指挥呢!”
两人有商量了几句,决定一切等年节后,顾喜喜实地查看过,再做打算。
此时,秦大嫂打开思路,整个人都轻松了。
不种庄稼,她可以种药材,种菜、养鸡呀!
反正有顾喜喜的指导,她心里一点儿不慌。
张婶将秦大嫂带来的包子腾出来,用自家蒸的包子装满那个盆,作为还礼。
顾喜喜送秦大嫂出门。
临走前,秦大嫂犹豫了一下,还是,“有几句话,我觉得不该瞒着你。”
“村里好几家人都等着看你要种什么。”
“到时候他们若找上门,你打算咋办啊?”
顾喜喜想了想,并没有直接拒绝,还是那句话,“再等等,年节后。”
她转身回去时,慕南钊就站在院子里。
“种地可不是上山当土匪,人越多越好。”
“若有一你把这些人聚拢起来,就不怕麻烦接踵而至么。”
顾喜喜明白慕南钊的意思。
所谓的农,农人们祖祖辈辈早就习惯了以家庭为单位,单打独斗。
要这样一帮人都听她的,谈何容易?
可慕南钊不知道的是顾喜喜的野心。
她要的是把花池渡村,甚至更大的范围结合起来,做出水果的名声效应。
就像蜀地的蜀锦,江南的贡缎,东洲的瓷器,东北寒地的东珠。
如此不得不需要统一的科学种植,以及水果品质的规范化管理了。
不过一切还未开始实施,多无益。
“可能吧,”顾喜喜笑笑,,“不过,凡事不破不立嘛。”
“这下的肥田,我一个人种不完,大家能一块种,更好。”
慕南钊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