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三家是两层小洋楼,一家是平房带瓦房的小四合院。
靠山的一家,有竹枝低垂掩映,却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才常见的土砖瓦房,以夯土夹杂着桔杆之类筑成墙,部分墙面都有一二指宽的裂缝了。
楚阳猜得没错,这户三间主房带两小间偏房的人家,才是江晓玲的家。
院坝里,六七只土鸡在竹荫边啄食,一条大黄狗见了江晓玲就狂摇尾巴,跟着嘴里又呜呜着,威胁初次见到的楚阳。
江晓玲过去将狗链收紧,拍拍狗头,娇喝道:“大黄,这是客人,不要乱叫!”
大黄狗看了楚阳两眼,又趴在地上,伸出长舌头,哈哧哈哧散些暑热。
堂屋门虚掩着,江晓玲推开门,请楚阳进屋坐。
楚阳进去一看,可谓家徒四壁,屋里能称上家电的东西,就是一台19寸的老电视,还有一台半人高的电风扇。
墙上贴满了约2米高的报纸,还比较新。
刚才的院坝,还有屋里,都打扫得干干净净的,整洁度在农村很少见。
“晓玲,是你回来了吗?”隔壁屋里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
江晓玲进去问道:“妈,晓琪去哪了?”
江晓玲妈答道:“你二伯家今天打谷子,人都在烂泥湾。晓玲,你带谁来了?”
江晓玲道:“妈,是楚大哥,我在城里认识的。”
江晓玲妈又道:“那你赶紧烧开水,给客人泡杯茶。”
楚阳闻言,走去隔壁屋门口道:“阿姨,不用麻烦了,我们路上喝过水了。”
江晓玲妈应道:“不好意思了,我这身子骨实在不方便。”
楚阳道:“阿姨你好好休息,有江晓玲在呢。”
江晓玲出来后,楚阳提议,去地里看看她妹妹如何帮人干农活。
江晓玲本来怕日头太毒,想陪着楚阳在家休息。
见楚阳有心去田间走走,只当他对农事感觉新鲜,就找来一把有些破旧的阳伞。
楚阳笑道:“不用了,我们做记者的成天东跑西奔,没你想象的那么娇气。”
“楚大哥,我还是带上吧,今天真的很晒的。”
江晓玲带着楚阳,绕过这道小山坳,10多分钟后,一个更大的狭长山坳出现在眼前。
一眼望去,高高低低的金黄稻田,足有上百亩,已经约有两成稻田收割好了,扎成了一个个半人高的草垛晒在田里。
“咚咚……”
七八块稻田里,女人们戴着草帽,埋头割倒稻穗,男人则光着黑黝黝的膀子,双手抱着一把稻穗,带着节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