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以商会为核心进行分包增加其组织度。
陈嘉庚也觉得,所谓的高空作业,不是什么问题。
郑毅说他们华人连建筑工人方面都比不上欧美人,这就有点过于瞧不起人了。
郑毅:“好,既然这么有信心,那工人招募,组织干活儿,施工方面,就交给各位前辈了,我作为总设计师,确实是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具体的施工层面。”
几句话之间,事情就算是定了。
当天,全南洋的各大商会齐齐都在开会,整个项目被分包成了足足二十个独立工地,每个工地都单独交给一个商会来做。
许多个华人商会,不像厦门这种确实出了那么多的大亨,在筹集资金的时候没有机会参与到项目之中占股份,却是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在这个项目上出一份力,也得一分利。
毕竟承包工程本身就赚钱这就不说了,还可以跟着欧美工程师学习先进的建筑经验,项目做完之后,一个优秀的建筑团队也就练出来的。
那些为了这个项目特意从欧美及印度等地纷纷用船拉过来的工程设备,很有可能就不打算拉回去了,打个折,给个废品价,也就收了。
再说这项目这般的大,为了这个项目,许生理的钢铁厂都会跟着扩建。
虽说不会增设新的高炉,但其余响应的辅助设备却会增加许多,而砖石、水泥、砂石,则是全部到要为这项目去建新工厂,甚至还是规模很大的新工厂。
一个几万人,甚至很有可能最终会达到十几万人的大工地,相应的配套设施,生活服务,也是一笔很大的生意了。
就连张郁才,也特意从吉隆坡赶到了槟城,从这二十个商会之中抢走一个,当天他便亲自做出表率,住进了工地之中,而后开始大规模的招工。
不等英美的工程师到,挖地基,硬化路面,这种事他们华人总是能干的。
一时间,不管你是广东人还是福建人,客家人还是潮汕人,甚至不管你是土生的荅荅,还是刚来的新客,只要来了槟城,就都是自己人。
各自去找自家的商会,投入到这个,南洋华人,甚至全中国,从来没有过的伟大项目之中,用血水和汗水,共同去创造这个,全世界都算顶级的工业巨兽。
而随着工地的开工,槟城包税的这个事儿,也算是彻底的给定下了。
整个槟城,殖民局要一年一百万美金的税款,且每五年重新商议一次,郑毅也几乎没怎么犹豫就给答应了。
至少,短时间内,他们所有的南洋华人,至少是马来亚华人,算是彻彻底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