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蛮清醒的,居然这就开始给自己敲边鼓了。
他刚才说的那些话,说对也对,说不对其实也不对。
严格来说,玻璃州的事儿确实是跟他没啥关系,那边的利益本身也并不算大,纯从算计的角度,为了他们而跟殖民局磕,而且还是真刀真枪的磕,确实是不值的。
然而话说回来,如果不是郑毅在槟城自治,英国人也不可能会给那些马来人重炮啊。
对于殖民局而言,一个以包税为手段,割据槟城自治的郑毅,其实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槟城这地方,除了华人足够多以外,在这个时代,英国人的眼里几乎也没啥其他特殊之处,这么一点利益,相比于郑毅本人的价值,那都无所谓。
更别说那上面还有壳牌石油了。
郑毅在槟城勾引美国人,那也无所谓,南洋对于美国人来说本来就是躺平状态,躺平了,想搓圆还是想捏瘪都行,随你心情。
区区一个槟城,扔了殖民局都不带心疼的。
但是,如果郑毅和美国人以槟城为基,搞得全南洋的华人都跟着郑毅和美国人走,这对殖民局来说就肉疼了啊。
简单来说,郑毅如果只是区区的槟城之主,他就算真割据了,殖民局大不了不要槟城了也无所谓,
但他如果是全体南洋华人之主,而且还表现出了亲美,割据,不听话的意思,殖民局就不干了。
所以殖民局选择,先搞玻璃州的客家人。
这些客家人确实是郑毅和殖民局博弈的牺牲品,政治这种事儿,到了一定高度之后,老百姓的性命确实都只能是筹码,时代的尘埃落在个人头上都是一座大山。
可真正去做博弈的人,不可能真的去在乎每一粒尘埃的感受,那不叫政治家,那叫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
所以自然,也不能说他们死不死跟郑毅没关系。
可要说有关系呢,至少目前为止,确实是也没啥直接关系。
军屯的这个事儿,他们不是还没答应呢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