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税不税的。
当然,郑毅也承诺在包下仰光之后保障英国人在仰光的原有利益,甚至一定程度上愿意和英国人一块共治,
比如仰光警局,就依然还是由英国人做主,三年内郑毅和华人不会过度的染指这里的基层治理权。
毕竟,这他妈是个以印度人为主体民族的城市。
不管是印度人,华人,还是英国人,居然都十分的欢迎郑毅过来入主仰光,都希望郑毅能够再造奇迹,将仰光也建设得像槟城一样好。
当然,那是不可能的。
郑毅对槟城和仰光的定位就不一样。
槟城在郑毅接手的时候城内90%以上的人口都是华人,现在更是95%以上都是华人,剩下的5%中大半还都是日本人。
仰光这地方,一半以上是印度人,30%左右是缅族人,华人只占了总人口的10%都不到,本来还有十几万的,现在被槟城吸了之后连五万都未必能凑得出来。
人数上可能都不如什么克钦族之类的少数民族人多。
这地方的民族构成太复杂了,甚至都不比马来半岛,马来半岛上好歹除了他们华人之外现在大多都是马来人,他只需要对马来人尽量善待,恩威并施就行。
仰光这地方,民族构成的成分突出的就是一个杂,城里是印度人多,出了城就又是缅族人多,缅族人之外还有一大堆的少数民族,
各民族之间的地形还特别复杂,缺乏公路联通,甚至各民族之间还有仇。
很难有效治理的。
很麻烦的。
而且仰光港每年都有枯水期的,水最浅的时候只有6-8米,根本停泊不了大船,冲这,郑毅也不打算在仰光搞大工业。
郑毅给这地方的定位,是槟城的粮食保障基地,最重要的职责就是给槟城供应粮食,保障槟城的粮食安全。
供应原材料都是顺便。
顶多顶多,也就搬点轻工业过去,比如他和丰田合作的纺织厂。
也就仅此而已了,重工业,乃至任何有高溢价,郑毅需要亲自过问和重视的工业,都不可能往这边挪。
以此处为基地,郑毅更看重的是那些在缅甸的其他地方开荒,种植水稻的客家人们。
当然,对于即将要到来的二战来说,这里肯定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主战场。
中国远征军,主要就是远征缅甸么,仰光一陷落,国内抗战也陷入到了援助运不进来的巨大困境之中。
所以郑毅包下这地方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借此地来保障槟城食品安全,作为一个粮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