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态度如此强硬,一点面子也不给他这个所谓的使者,他也只好顺势软了下来,以娘家叔叔的身份上了桌,笑着道:
“佳芝,这是真的找了个如意郎君啊,郑先生,数年未见,您当真是做出了好大的事业啊”。
郑毅也笑着应道:“还行,总算是带领南洋华人,尤其是马来的这些华人,闯出了一点名头,挺直了腰杆,脖子,再也不用向谁低头,看别人的脸色了呢,
李叔叔,坐,尝尝佳芝的手艺,知道是您来,佳芝可是难得的亲自下厨了呢。”
说是亲自下厨,但其实也就是切点鱼片肉片打边炉,各种乱七八糟的小菜,备菜,全是丫鬟佣人们搞的,
李佳芝现在也忙得很,担任劳动局局长之后,几乎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杂务处理不完。
甚至感觉她时间比郑毅自己都紧。
李怀霜坐下后,倒也确实是不急着说正事,而是一边在锅里涮鱼片,一边笑呵呵地与他们聊起了家常,还主动提出要喝酒,直到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郑毅也不禁喝得有些微醺。
两人一道谈了一个多小时的旧事,从辛亥起义,到他帮着郑毅搞钢炉,感情牌打得老泪纵横,口中已经从郑先生,借着酒劲变成了郑贤侄。
这才开口提起了正事道:“贤侄啊,叔,纯是做一个长辈,劝一劝你,我知道,你是爱国的,国内有一些个媒体总是抨击你与日本人走得太近,收留了太多的日本人。”
“可他们懂什么呀,贤侄你这才是真抗日呢,你从日本迁移过来的人口,那可都是日本社会的精华,战场上打仗是抗日,战场之后挖日本人的墙角,这当然也是抗日啊。”
郑毅笑道:“有些所谓的公知,其实不一定是蠢,而是真的坏,辛亥革命之时,大量的革命党人都有旅日经历,
即使是事到如今,国内对日本人怀有莫名其妙之期待的知识分子,恐怕也不在少数。”
李怀霜:“哎~,中国之事,很多时候坏就坏在了汉奸太多啊,只怪,国家太穷,国势太弱,民众缺乏信心,
这才会有人,索性将希望寄托在外国人的身上,有钱人收买穷人总是更简单,国与国也是一样。”
“是么?呵呵。”
郑毅闻言,不置可否。
李怀霜也只是用这句话当做开场白而已,并未就此而深究,却是道:
“贤侄的一片拳拳抗日之心,如今已是天下皆知,贤侄,也真是好大的手笔,数月之间,捐助竟达数百万美金,出手之阔绰,
恐怕,就连国家财政与您相比都要差上许多,短短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