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之后就应该拿出寸土不让,拼死到底的决心来跟他们打,当年要是能集结全国兵力跟他丫的拼了,日本人未必就能登陆得了上海。”
“结果你们三二年的时候不打,让人家上来了,驻军了,要塞也修了,现在却是反而在琢磨如何把他们赶出去,甚至是准备集结全国之兵,把人家给打出去,怎么想的呢?”
“等了这么多年,人家日本等的是军国主义转型,等的是工业大生产,等的是更多的炮弹,子弹,军舰,战斗机,你们在等什么呢?
四年了,这四年,对日本来说可以说是脱胎换骨,尤其是226兵变之后,全社会的工业企业都转型开始生产军工用品。”
“而你们,这四年过去了,敢问比四年之前变强了多少呢?农业国对抗工业国,我看你们也没有要大力发展实业,搞工业的意思,大家互相之间准备的时间越长,人家的优势就越大啊,这个道理你们不懂么?”
李怀霜:“…………”
郑毅说的,自然便是大名鼎鼎的淞沪会战了。
他在日本高层有个屁的间谍,但作为穿越者,有些东西自然是先知先觉一些的。
虽然淞沪会战突出了一个指挥混乱,战略目标不清,战役布局一塌糊涂,等等错误,
但这一仗的惨烈,甚至壮烈程度郑毅也是认可的,某种程度上,也确实是这一仗打出了中国军人的精气神。
可他妈这本来是一场1932年就该打的仗啊!
别看只有短短的四年,原本时空就是5年,但是这五年时间,日本真的是脱胎换骨的,即使他只是一个初级工业国,但是叠加全球经济危机,日本人可以肆意购买美国废钢的这个背景。
1932年的日本军队和1937年的日本真的完全不是一回事儿啊!
五年,五年啊!你知道人家日本这五年是怎么过来的吗?
当然,五年之前中国这边也没准备好。
可是五年过去了,你难道就准备好了?
说到底,这个时期的中国人压根就不明白,一个初级工业国在完成了战争动员和战争准备之后,所谓的工业化大生产到底有着何等巨大的战争潜力。
然而事已至此,纠结谁对谁错已经没有意义了,该不该打的,人家的堡垒和防御工事也都已经修完了,
这一计划,郑毅既然通过日本知道了,你还秘密个屁啊,却是不禁忍不住问:
“郑先生,兹事体大,敢问……敢问……您知不知道,日本人是如何知道的呢?莫非是,国府高层内部,有……有……有叛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