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建了生产这支步枪的流水线。
毕竟这是栓动式步枪,生产起来其结构比较简单,还省子弹,国内军队列装不都是这枪么,也省得让国内使万国造。
初步初步估计,在全面赶工之下,半年之内就可以在槟城进行大规模投产,年产10万支左右,
以泰有机械的开模能力,大概每半年就可以翻一番,但要有足够的技术工人,也需要从美国买一定数量的高精度机床。
有些枪支的零部件加工,还是挺吃精度的。
老实说,郑毅都不知道这么简单的玩意国府是怎么做到至今无法大规模量产的。
所谓的高度重视项目,去年年底搞的正式量产时的产量居然仅仅才700-800支每月,扩产扩来扩去就扩了个寂寞,至今全国的保有量不超过五万支。
很难想象着是个32年就立项的项目。
南洋这边甚至都觉得这东西不太配在槟城做,扩产的时候打算弄去仰光搞,槟城只负责少部分精密结构件就行了。
就是不知道仰光的印度人和缅甸人,以及那些新华人,能不能通过培训成为合格的技术工人。
这就不得不说回仰光这地方的得天独厚了,郑毅实际上是没怎么对仰光进行规划和管理的,全凭槟城其他的商人莫名其妙的跟风,整个仰光,也在这半年里走上了快车道。
平原,热带,沿海有良港,而且人力资源极度丰富,土地资源也比槟城丰富得多,几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半年前在郑毅刚包下来的时候仅有50万的人口,现在已经有了将近二百万了。
缅甸各地的华人,除了少部分在下边包了土地开大农场都在往这边跑。
虽说是郑毅并不打算像槟城一样建设仰光,但光是一个钢铁厂,一个铁路局,以及其所需要配套的水电,港口,道路修建,就是一个超大工程了。
即使不算修建铁路的费用,半年期间郑毅和美国钢铁,英国铁路,所共同投入过来的资金也已经达到了五百万美金以上,而且仍在与日俱增。
有些聪明的商人已经在这里准备大显身手,开办水泥厂和砖石厂了,认准了这地方的建筑业和房地产业肯定有搞头,
现在就是不知道郑毅会不会让仰光这里和槟城一样直接给人分房子而已。
北部,掸邦等地区的人听说了郑毅要来修铁路,却是也统统改换了身份证,现在都以华人自居,甚至还派人去南京那边声泪俱下的请愿要加入中国国籍。
很多人都表示他们都是明朝后人为了躲避清廷残暴才不得不遁逃海外的,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