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国际舆论,乃至于影响敌军战略部署了。
舆论压力这种事,其实还是有用的,而杀死或者绑架敌军士兵的视频、照片,也可以用作舆论宣传。
八九十年代的珍珠党,就是通过将杀伤和绑架的视频、照片邮寄给以军媒体,对以施压,让前线打不下去的。
尤其是绑架。
直接将录像带寄给电视台和士兵家属,你就说你救不救吧。
封锁是肯定的,但是这种东西很难封锁得住,士兵的家属会发了疯一样主动上钩来找这种东西的,
凭郑毅对日本社会的渗透能力,他至少有一定把握让他的照片在日本社会内部大范围流传。
当然录像就比较难了。
郑毅为自己所制定的抗日战略本来也不是在正面战场上真刀真枪的干死他们,他现在往大了算,能控制和影响得到的人口也就一千多万,面对一个算上朝鲜半岛和满洲国人口过亿的日本,体量差距太明显了。
而且他也不舍得死人。
而是希望通过经济战,政治战,舆论战,通过各种压力想办法引爆日本的内部社会。
军国主义其实都是纸老虎,什么狗屁的武士道精神,通过后世解密的郑毅很清楚的知道日本后期的社会压力大到了什么地步。
郑毅相信,照片攻势和自由之声的舆论攻势,将会极大的缩短战斗的时间,甚至是降低前线战争的烈和强度。
听说,这次之所以能够如此顺利的抢下来一艘重型战列舰,和日本海军中,有听了日本自由之声的日本海兵听说是要去槟城之后所以当场反水,是有着极大关系的。
而且根据黎以战争的经验,这个舆论的压力是一定会转移到前线指挥的中层军官身上的。
这世上没有完美的指挥,任何的指挥都会有漏洞,有了视频,舆论就会去抓那些前线指挥官的漏洞,不管什么问题,往往最后都会落到“指挥失误”这四个字上。
就算是真没有指挥失误,也可以尝试往这上面引导,毕竟老百姓懂个屁的指挥。
对于战死士兵的家属来说,你是乐意相信你老公战死沙场是因为他倒霉,军事素质不过硬,还是因为他有个傻b的指挥官,给他下达了错误的作战命令?
不一定会有什么实质性的惩罚,但巨大的舆论压力,乃至于下属对长官指挥能力的质疑,是可以极大的影响前线指挥的,所谓的idf不能死人,就是这么来的。
有时候都不一定是下边的将士怕死,而是指挥官不敢让下边的士兵冒险,到了真的不得不冒险的时候,往往指挥官反而是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