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是由加入南盟的主要城市的,规模以上上市企业,共同组成南盟的组织主体。”
“简单说,就是在槟城上市的企业,各企业需要将各自利润的10%作为‘会费’,以维持南盟内部的运营成本,计入公共账目之上。(基本不交税了)”
“至于南盟内部的决策权,则是采用股东大会的形式,根据股东,在槟城的南盟股市之中的股份比例,来分配投票权。”
“换言之,谁有钱,或是谁能得到最多有钱人的支持,谁就能成为南盟的议员,和主席,而毫无疑问的是,阿南德先生,您必将成为拥有南盟神圣一票的一名议员。”
整个南盟之中,郑毅的个人资本差不多就占到了25%,是绝对的巨无霸,
除郑毅之外的其他华人占了差不多30%,还有30%是英国,美国的跨国企业们,比如石油七姐妹,美国钢铁,皇家机械,瑞典的阿特拉斯和asea,柯达,沙星航运,旗银行汇丰银行等。
在郑毅决定成立南盟之后,这些国际资本纷纷决定将南洋这边的产业拆分出来单独在槟城上市。
甚至还有12%左右给了日侨,也就是日本精工,丰田纺织,安田银行等。
整得这些日侨都诚惶诚恐的。
南盟的本质,其实是大型企业的财阀联盟,不出意外的话未来几十年里这些财团一定会进行非常频繁的内部联姻和交叉持股,就像历史上二战后的日本财团一样。
剩下的3%,是留给这些马来人,缅族人企业的。
说真的,郑毅自己都不知道这3%他是怎么硬挤出来的,毕竟一点不给人家土著也不是那么回事儿,显得太殖民了,问题是他们也真拿不出什么像样的土著企业。
在他的想法里,未来这些南洋土著的企业,至少得再整个南盟重占据10%左右,南盟才能稳固。
这样的联盟,优点是管的事儿少,还能合众力,共同做事,打通内部大市场,将来在国际上说话也有人会听。
不过缺点也有不少,其一是一旦内部缺乏一个镇得住局面的绝对权威,很可能会变得跟后世欧盟一样,互相扯皮。
因为在这种组织结构里,成事儿很难,但坏事儿很容易,要做成一件事需要得到大部分人的支持,而想要坏一件事,只需要极少数人反对却就已经够了。
郑毅肯定不会学习欧盟搞那种,给所有成员都发一票否决权的那一套,依欧盟的经验来看着是纯纯的有病啊,郑毅记得他穿越之前欧洲都快沦落为第三世界了,就是被这所谓的一票否决权给闹的。
郑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