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主将小松原将自己已经伤亡过半的折损打了个对折的对折,最后的结论是:
“诺门坎这一战我军虽然伤亡惨重但总得来说还算可以,算是个惨胜,但这主要是因为我军准备的不够充分,有机会的话我们还可以再战,下一次我们如果有了充分的准备,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昭和日军的战报,那都不是数里注水,那是水里注数。
日据的参谋部一看,惨胜,惨胜也是胜啊,那好像这仗打得确实是还可以,苏军也没有多强,确实是可以碰一碰的。
然后就迎来了历史上的第二次诺门坎战役么。
慈父直接预判了日军会不服气,再来挑衅的结果,认为,诺门坎这个地方虽然不重要,也没啥战略价值,
但苏军正是要用这种没什么优势的客场作战打服日军,日军以后才不会动侵略苏俄的愚蠢念头。
所以果断在取得了冲突胜利之后,火速从白俄调来了朱大帅,并给了他一整个集团军,让他务必一巴掌把日军给抽回去。
这才有了人类历史上都凤毛麟角的,一个长途跋涉750公里,一个跋涉200公里,两个不接壤的国家在中间的第三国搞了一场大会战的奇葩战争。
这差不多就是原本时空中诺门坎的经过了。
而这一时空,因为有了郑毅的推波助澜,这一仗打得比历史上早了接近两年,而且苏俄的耐心也明显比历史上差很多,刚摩上没几天的功夫第一此诺门坎战役就已经都打完了。
而日军此时的囧状,比历史上40年的日军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郑毅的经济战已经初见成效。
郑毅却是认为:诺门坎那破地方,一个外蒙的破荒地,有啥好打的,我给你们换个地方。
东戈壁省的宗巴音油田。
就是郑毅给日苏两国挑选的全新战场。
他有百分之百的信心能找到那个油田,因为宗巴音油田上辈子就是他们公司勘探和开采的,是个纯中的项目。
我,郑毅,带着苏俄人在外蒙的东戈壁省,距离二连浩特不远的荒漠地带在勘探石油呢,就问你们来不来吧。
郑毅这个人,是目前全日本上上下下,至少是军国主义的上上下下最恨的人,没有之一的那种,据说军中不管是高层还是中层还是底层,恨他恨得牙根都痒痒。
石油,更不用说了,眼下日本最紧缺的战略物资,为了点石油他连英美苏都敢一块惹。
郑毅现在甚至都不担心他帮忙找到石油之后苏俄人会不会就近卖给日本人。
不是出于对朋友的信任,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