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大量国际媒体记者的好处就出来了,早在郑毅都还没下飞机之前,英美媒体就在大量的报道这件事了,几乎全是头版头条。
而且几乎都是不约而同的采用了“日本主动向英美开战”这种类似的大帽子标题。
而且还大量的报道了儿童被踩踏而亡的惨状。
汤姆森女士更是在郑毅来之前就已经又重新飞回到了美国,慷慨激昂的杀进国会挨个怼着脸去质问那些依然还坚持孤立主义,反对修改中立条约的议员,质问他们为什么不肯捍卫美国的国家利益。
要知道,槟城如今并不只是让美国的跨国企业都赚到了钱而已,他还已经是美国全球主义的一面大旗了。
美国政府了远比殖民菲律宾要少得多得多得多的成本,但美国的跨国企业却在槟城收获了无比巨大的收益。
要知道整个间战期,美国的外交政策就是一个保守的孤立主义和一个激进的全球主义博弈的过程。
孤立主义之所以一直还能占据上风,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年头殖民主义已经不赚钱了。
不止是英国,美国搞殖民地也是赔钱的,殖民了菲律宾这么多年,除了挨骂之外几乎就没获得过什么像样的收益,纯纯是赔本的买卖。
之所以还留着这个殖民地,已经是看在这地方的战略价值的基础上了,菲律宾本身真是不赚钱啊。
然而槟城就不一样了,槟城崛起之后,其实是给了美国的跨国集团们,帝国主义资本们,以及全球主义政客们一个很明确的标杆的:按照槟城的方式搞,能赚大钱。
不是全球主义不行了,而是传统以剥削和单纯的原材料掠夺为主的老式殖民地模式不行了。
“美国需不需要菲律宾,但美国需要一百个槟城!”
“郑先生是美利坚最重要的朋友,是国家最亲密的合作伙伴,槟城是美利坚合众国最重要的盟友,没有之一!”
这都是美国的全球派在鼓吹的东西。
事实上也正是因为郑毅的存在,让美国的全球扩张思想在变得日益成熟,要知道,历史上的美国下定决心以全球扩张为战略,大规模支持跨国资本,这都已经是艾森大统领时期了,郑毅相当于让这一过程一口气提前了足足二三十年。
郑毅也好,槟城也罢,从来都不是美国的盟友,但这其实并不妨碍他们是这样认为的,甚至国内极端一些的,都已经主张将菲律宾并入南盟了。
毕竟郑毅的南盟里是有这些英美跨国公司的股份的。
这样的长久宣传之下,郑毅和槟城,在他们美国眼里,那可不是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