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地方的帮派文化重,这帮人早晚会是闹事儿的主力,粮食不够吃是硬伤,任何的经济政策也总不可能变出粮食来。
与其等出了问题之后再镇压,莫不如将这些最有闹事儿能力的给送走。
正好这王俏云不是号称郑毅的女人,可以代表郑毅么?
那你们找她去吧。
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当然,要做这个事,也是需要王俏云主动站出来的,没有郑毅的信用背书,日本人想打个包把百姓运到澳门去,百姓肯定不会配合,人家葡萄牙也不敢要这70万百姓啊,这就都需要郑毅的名声来作保。
文化上,港岛人和南洋华人在这个时期,其实还是差不多的,郑毅的名头还是好用的。
而这样的话王俏云就不得不站出来站到前台,放弃游击战,成为聚光灯下的公众人物。
安全是肯定别想了,还得担心日本人会不会绑了她威胁郑毅。
也就是说,这件事如果要做,那就是矶谷廉介减轻负担,槟城增加负担,王俏云还要承担风险,几乎一点好处都没有。
而如果王俏云不做。
你猜那矶谷廉介为啥是通过这两个江湖大佬来找她的呢?
失去民心,影响名望都是次要的,矶谷廉介甚至可以通过挑唆,将粮食不够吃的这一基本矛盾,甩锅到郑毅的头上去。
你不是南洋华人领袖么?
那港岛华人算不算南洋华人(这个年代其实是算的)?
通过洪门和青帮之口,将这样的消息传遍全城,如果全城的老百姓知道只有郑先生能救他们的命,而郑毅不愿意救他们,他们会怎么样?
这是阳谋啊。
你郑毅不是擅长跟我们日本打经济战,粮食战,要饿死我们日本人么?
那咱就看看是谁先饿死。
王俏云甚至都想得到,这七十万人郑毅她要是敢接说不定以后港岛还会有一百七十万,乃至七百万人,一直到郑毅不肯接了为止。
可是她不接……
一犹豫的功夫,噗通一下,黑骨仁就给她跪下了。
“云姐,我们也知道这是日本人在效仿当年的蒙元,行的是以我等百姓为先的攻城之策,可是这毕竟是七十万人,乃至全港一百五十万人的性命啊。”
“求您了,您救救我们,只要能活,我们什么都能做,保证日后以郑先生,还有二夫人您马首是瞻。”
说罢,行了个三把半香之礼道:“松拍二枝分左右,中节洪结义亭。我听说郑先生乃我天下洪门之魁首,还请,救我洪家兄弟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