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面的潜力,实在是让人刮目相看,难以置信啊。”
美国人造飞机真的是有点胡搞的意思,大统领下了严令,一年内必须生产出两万架以上,绝大部分的汽车工厂都给改成了飞机场,而且还在扩建产线,24小时不歇。
问题是,美军目前所装备的所有飞机,在性能上都不如日本的零式,整场太平洋战争,空军都让人家给虐成什么样了,日军一打二几乎不会有什么问题。
那这些旧的飞机肯定就不能用了啊。
需要新飞机啊。
还他妈的要求我年产2万架。
飞机啊这是。
一款新飞机从设计到验证,到试生产再到服役,列装,这个过程再怎么快,整场来说也需要一两年吧?
可是在两万架,空军又不肯要老飞机的情况下,飞机场又能有什么办法?
可不就只有这么胡搞了么。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契机,美军,乃至整个美国的科学界在二战期间是大量的吸收了来自欧洲的工业技术的。
客观来说,在二战爆发之前,美国的工业产能,产量,虽然已经远超欧洲各国,甚至都快相当于欧洲各国之和了,但在高端工业,先进技术,尤其是军事技术这个领域,还是远远落后于欧洲的。
一个有技术没产能,一个有产能但缺乏高级技术。
结果欧洲这边一打仗,优秀的科学家都跑美国去了,英美结盟之后英国更是将军事领域内所有美国能看得上的技术一律敞开了让你随便看看。
“除了p38d、p38e之外,槟城还承担着新飞机试验的工作,还有着p47、p51、p61的原型机试验工作,尤其是p51,生产得虽然不多,但却都是优先供应槟城,航程远,可以直接从槟城起飞,护航运输机支援巴丹半岛的麦大帅。”
“这款战斗机的试验性飞行,将是我们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刚刚替换了来自英国的发动机技术,算是英美结合吧,量产后不出意外,将是当前世界上最强的战斗机。”
说白了,美国的空军飞行员还是比较宝贵的,这种过于危险,开着新飞机去战场上进行验证和数据搜集的活儿,都交给了槟城。
有得必有失么,这可能也是培养飞行员最快的方法了吧。
郑毅对王俏云道:“除了训练编队之外,还有还有运输编队和战斗编队。”
“运输编队主要都是运输机,由p51负责护航,当然,还有一些轰炸机的编队,最先进的b25轰炸机就在槟城,目前,整个编队里都还没有咱们自己的华人飞行员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