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名声太差,跟他们处好关系不利于日后他和印尼这个邻居友好相处。
至于这个换战俘的买卖到底是赚还是赔,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对于郑毅来说,他这个华人侨首一直以来和荷属东印度那边的华侨交往是比较少的,换一些华侨战俘回来,有利于提高他的合法性,尤其是在那些荷属东印度华侨之中,可以极大的提升个人威望。
而那些英美澳的战俘,可以送回给他们本国,刷外交好感度的同时,还可以安排他们上广播节目,声泪俱下的控诉日军的暴行,郑毅还给他们拍摄了纪录片,搭配上一些,从日军手里买来的,极具震撼力的照片。
至少让美国人和澳洲人对日本人的怒气值嘎嘎报表。
一个颇有些意外的是,这些战俘的交换,使得柯全寿的威望再次暴涨了一大截。
原来在集中营的时候,柯全寿尽管自己每天都遭受酷刑折磨,却依然坚持每天都照顾受伤的其他狱友,并切实救了许多人的性命。
黑暗中闪烁的光芒,本来就会比平时更显眼。
郑毅自然也会让各种国际媒体大肆报道这件事,不管怎么说,在那些外国人眼里这个柯全寿也是个南洋华人,是增加好感度的。
这自然也让柯全寿原本就颇高的威望更上层楼。
此人不是什么大亨,也不是什么有钱人,然而福清帮的情况确实也是特殊,他们不缺大亨来领导他们啊。
多大的大亨能大得过郑毅本人?
一个卫生及医疗局局长的位置,柯全寿肯定是跑不了的,福清人在槟城,这一回真的是如虎添翼了。
因为羁押期间,几乎每天都在受日本人的酷刑折磨,所以柯全寿的身上是遍体鳞伤的。
所以人救回来之后,也没让他急着做事,而是先住进了医院,要他进行一个全面的疗养和医治。
当然,也并不仅仅只是他,集中营中的大部分俘虏都在医院里或者临时医院里,郑毅还以此为借口,从美国薅来了很多有经验有技术的医护团队。
那些华人自然不必说,伤势较轻的,已经养好了伤去抗抢去了,准备上亚罗士打的前线,而那些重伤的也一个个的咬牙切齿,要等伤好了之后杀鬼子报仇。
他们的哭诉和遭遇也是一场非常不错的大内宣:要么打赢要么全城战死,槟城不投降,最极端的情况下哪怕是学习张巡守城也绝不投降!
投降日本人不如抹脖子死了拉倒。
那些美国的,澳洲的,英国的战俘,大部分也都不可能让他们回去。
毕竟现在运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