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大英帝国不做人的这个事儿,郑毅其实也是有所准备的,得知这个结果的时候,除了长长的叹息一声之外,也没多说别的什么。
反而他还劝李孝式,没啥意思就回来吧,有些事儿就不是靠外交手段能整明白的事儿。
英国这个国家衰落得太快了,准确得说,他们从世界第一,目无余子,认为只要微微一出手就能轻易压服日本,到现在看到日本人的舰队就腿肚子哆嗦,连和日本海军作战的勇气都没有,总共也就是大半年的时间。
加之他本来官僚体系就庞大,这么突然的变故,大多数做决定的官员估摸着脑子都是乱的,有些人仍然沉浸于日不落帝国的荣光也很正常。
这个时候,他要是有一个铁腕的,拥有足够威望的,能独裁的领导人,或许还能做出一些正确的决定。
但老实说,邱胖子还真不是。
他有点被后世吹捧得过于高了。
所以锡兰海军尬住看戏也好,迟迟无法下决心邀请东大援军也罢,在郑毅看来,这不过是英国庞大的官僚系统,内部的自我失调罢了。
事实上英国的这种自我失调在历史上一直到二战结束其实也并没有改善,照样是时而软弱,时而强硬,时而撒手不管,允许全世界所有的殖民地独立,时而强硬,属于我大英的领地寸土必争。
方向盘一会儿往左打死,一会儿向右转舵,如果将国家行为拟人化的话,显得跟个神经病似的。
很正常,世界霸主衰落时就是这么个表现的。
这种认知的障碍,基本要持续到归还埃及苏伊士运河之后才渐渐的终于接受自己已经不再是世界霸主的这么个事实。
虽然也会因此而感到头疼,但其实也还好。
滇缅铁路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被断的,事实上就算是真断了,槟城也不是没有储备粮,省吃俭用的话怎么着,也能撑半年,又不是今天断了铁路明天就饿死。
再说他还有空优呢。
据他所知历史上,英国人对于东大入缅的这个事儿,其实也是很排斥的,甚至历史上日本是先一路平推打下仰光,而后才开始攻略整个缅甸的。
都这样了,英国人还一直嘴硬,不希望东大支援,最后实在扛不住了才同意东大救援的。
而且东大这边,对国际观瞻看得也过于重了。
说白了那个时候的英国已经决定要放弃缅甸了,对于英国来说,缅甸只是阻挡日军的一个普通殖民地,丢了也就丢了。
可对于东大来说,这是接受外部援助的唯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