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歇的道理,据我所知,你们美国不是有足足三支密码破译部队相配合么?就算真有什么要紧情报,想来也不会错过的。”
说罢,郑毅却是不由分说的,挽过了约瑟夫的手,就往饭店走。
“日军……真的已经彻底放弃中途岛计划了?”
约瑟夫:“是的,那边已经是假动作了,就连澳大利亚方向,也一样是佯攻。”
郑毅点了点头。
最初的震惊之后他也已经很快的接受了这场太平洋战争注定会面目全非的这个事实。
甚至可以说,整个战争,现在几乎都是围绕着自己打的。
但是站在日军的视角上来看,这其实又很合理。
毕竟因为自己的存在,日军的南方作战计划虽然成功占领了新加坡,也夺下了巨港油田。
但是槟城,亚罗士打,仰光三地被自己占着,而且他们南盟在半年之内居然就几乎从无到有的组建了一支足以在对日作战中抢到空优的空军。
也让更多的日本人意识到,美国这个工业克苏鲁举手全力爆产能时到底是何等的恐怖。
连锁反应之下,麦大帅的巴丹半岛始终没能被日军所攻克,甚至已经越来越多的开始反攻了,南盟和美国方向都在给麦大帅派援军,再加上游击队,可以说日军只要稍稍懈怠一点,麦大帅就一定能够推回马尼拉。
因此,日军的南方作战,是远没有历史上那么成功的,这就导致了,日本人的“胜利病”远没有历史上那么严重。
直白点说就是没那么狂。
而且这个时空没有杜立特空袭,日军上下也没那么恼羞成怒,要死要活的要跟美军决一死战。
历史上的日军,全取南洋之后狂得简直都没边了,海军中愣是搞出了一套兵分三路的作战计划,而且每一路海军都还要再分成两到三个小路,要与英美同时在锡兰、珊瑚岛、中途岛三地进行决战。
其二,自然便是欧洲战场同样因为郑毅的缘故而有了很大的改变了。
而历史上日本选择了中途岛,其实是来源于山本本人的,连海军总部都不敢执行这么狂的作战计划,是山本力排众议,才有的这场惨败的。
看似是一种没边儿了的狂妄,然而郑毅却知道,人家山本一直以来,其实都是一个悲观派,亲美派,他和米内在开战之前可都是竭尽全力避免战争,比谁都清楚打不赢的。
看上去狂妄,其实是因为山本比谁都清楚,按部就班的去打的话,只要让美国缓过这口气来,日军就一定会输,他们万万也不会是美军的对手。
40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