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吉田:为什么南盟不能寄生日本呢?
郑毅的提议,说白了本来就是他来日本的目的。
他又不是真的来玩儿小姑娘的。
虽然日本的小姑娘确实是很好玩,可郑毅的肾也受不了啊。
这是真有点折寿,郑毅甚至觉得这几天玩儿的,可能都得少活个一两年。
郑毅的真正目的,是来釜底抽薪,是来拿人才的。
谈论日本战后之所以能够重新崛起,大多都是说他通过各种协议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松绑,拿到了整个东南亚的市场,以及半岛战争时的大额订单,
50年代之后美军放松了对日本的管制,以及所谓的美国工业转移,半导体行业崛起,这些老生常谈的东西。
然而其实在郑毅看来,这些的本质上其实都不过是添砖加瓦,真正让日本在战后重新崛起的,其实还是他们在工业化这方面所积累的先发优势,和战后昭和一代艰苦卓绝的牺牲精神,至多再增加一个儒家文明影响的底色之下,一整代人的牺牲和集体主义。
郑毅的打算很简单的,就是直接把这一代人中的中坚力量从日本社会中抽走。
而且这一批人才,工厂,其实就是在工业领域内的所谓先发优势。
要知道在工业文明领域,先发优势往往是要比后发优势明显得多得多得多的,当先占据某个产业优势的国家,只要自己不在政策上犯蠢,后发国家几乎是完全没有任何办法后来者居上的。
没什么里胡哨的,就是这么简单的原因,后发国家只要不走狗屎运赶上新的科技风口,就不可能追上先发,在全球化背景下就只能一直被先发吸血。
正常来说,什么时候这一轮科技爆发停了,什么时候后发国家的工业化之路就该被锁死了,只能通过关税等小手段修修补补,一般的后发国家也挡不住先发国家的持剑经商,中国能在二战之后崛起,真的是一个天大的意外。
谁能想得到外国政客里面蠢b那么多啊。
而眼下,这份先发优势,郑毅也要跟日本抢。
他和美国可不一样,因为美国确实是看不上日本的那点工业底子,他可太看得上了。
这些大数量基数的,拥有一定技术的工业人口,就是南盟现在所欠缺的根基啊。
而且南洋那地方本来也不可能让谁建立起民族国家,大家都是多民族混居,作为战败国的,对华人负有原罪的日本人,各个方面怎么看都比马来人和印度人好相处得多得多。
日语的本质就是中文方言么,日本人只要学会了中文,就可以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