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实是不轻啊!
那三百万都不是给他个人的,而是用来板甲,建新厂房的。
其实还是有点怨念的,不是不能接受,但确实也觉得这郑毅多少有点不够朋友。
不成想居然在这等他。
“汽车协会……是做什么的?”
丰田喜一郎也知道,南盟是非国家行为体,因为南洋本身目前为止并没有国家独立的缘故,一直都是私权力在填充公权力,整个南洋,各个商会的会长之流,权力上要比其他国家的协会大得多得多。
郑毅:“我不懂汽车,更不懂你们日本汽车的产业链,甚至全南洋没几个懂的,我们南洋华人呢,最近这些年虽说是鸟枪换炮有了点钱,但其实主要靠的是化工行业。”
“化工这个行业呢,产业链条其实没那么长,用到的工人其实也不多,这东西需要的是规模,而不是协作,说得再直白一点,南洋华人有今天的财富基本全是靠我。”
“可汽车就不同了,这东西是工业产业的明珠,是工业这朵,足够成熟了之后结出来的那颗果子,拥有民用消费工业品中最多的部件,需要一整套完整,成熟,嵌合的工业体系去做支撑,才能搞得好一辆车。”
“这事儿我来不来,我压根就不懂车,而且南洋华人中也没人懂怎么搞车,我让你当汽车协会的会长,就是为了让你来指导和规划南盟汽车的发展情况,整条产业链,都需要哪些企业,需要哪些支持,如何将这条产业链中需要的日本企业,转移到新加坡去。”
“有任何需求,想要什么样的支持,只要能让南盟的汽车产业好,都可以跟我说,只要是能做得到的我一定会做。”
“另外,汽车产业也并不止是民用轿车,摩托,农用车,拖拉机,乃至各种工程机械,我都要搞,当然,其实也并不局限于新加坡,南盟能控制的其他地方,有适合搞相关配件的,都可以搞,你有什么规划可以直接来跟我说。”
丰田喜一郎:“啊这……为什么是我啊?”
郑毅:“我们华人中没人懂,日本人里懂的就那么几个,我最信你,不用你用谁啊?”
开玩笑,丰田喜一郎哎,历史上全球最大汽车企业的创始人,也是“丰田模式”的创造者,能力上,郑毅是一丁点都不怀疑的,在汽车这个领域里,这就是历史上的独孤求败啊。
南盟的行业协会权力会更大一些,但本质上仍然是行业协会,郑毅是素来反对外行领导内行的,汽车的产业链那么长,而且几乎全都得从日本搬,与其弄个华人来事事都去征询这些日本人的意见,莫不如直接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