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南盟那边的人会有多高的积极性,甚至是阳奉阴违,偷偷使绊子的情况。
郑毅决定让日本学生无条件直接转去新加坡,而且无缝衔接继续念书,甚至未来几年之内华人学生都要和日本学生一起考试,笔试成绩一视同仁,除了不需要多学一门中文之外,他们华人学生比之日本学生几乎没有任何优势。
这事儿在南盟内部其实反对意见也还是挺大的。
所以郑毅决定亲自盯着点,有什么问题由他来亲自过问,料来新加坡那边也没人敢怠慢,迁移的过程中有什么问题,他也好亲自处理。
相比于日本战前的那点工业底子,郑毅一直认为日本的战前教育才是日本社会最大的国家底蕴。
而此时,坐着车行驶在东大的校园里,下村治重回母校,望着窗外飘零的雪,稀疏的人群,倒是情不自禁的有点想哭。
以前自己上学的时候,这里,多热闹啊。
如今的东大,校园里却是冷冷清清,半天才能看得到零零星星的学生。
不过这些学生却全都是红光满面,神采奕奕,穿的也是暖暖的,不似他这般单薄。
下村治知道,学校里的老师和学生应该大部分都已经上船了,此时的东大人已经走了十之七八,所以才会显得这么冷清,剩下的那些学生,也不是不走,只是正在排队,还没轮到他们罢了。
不过如今的整个日本社会,到处都在挨饿受冻,女人都沦落成去了风尘,这东大的校园里的这些学生们居然还都能有说有笑,显然不是什么受了生活欺负的样子,这些个大学生很显然是有充足的物资保障的。
日本政府肯定是没出这笔钱保障大学生生活的,下村治本人就是大藏省的公务员,国家财政的每一笔都在了哪,至少大头儿他都清楚。
那就只能是来自南盟的物资保障了。
学生们脸上所洋溢着的阳光明媚的笑脸,与这个苦难的时代仿佛相隔了两个世界,是如此的格格不入。
不过这也说明,郑先生确实很重视这些大学生,而且并没有因为他们是日本人就给与什么歧视,大概率这些人到了南盟之后,也会被真心接纳。
可是……
如果南盟愿意对他们真心接纳,这些人将来,还会是日本人么?
这相当于是失去了一整代的社会精英,日本这个国家的中流砥柱啊,那以后的未来……
哎~
一时间,下村治也不知是该感谢郑毅,还是仇视郑毅。
作为一名日本人,他很感激郑先生在眼下这个日本如此困苦的时期,愿意伸出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