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盟是毫无疑问有实力跟法国磕这么一下的,狗屁的老牌列强,今年开始到未来十年,也就是1958年戴总重新归来之前,郑毅都不稀罕正眼看他们。
这个时候,南盟没有海军的弊病就真的很烦,海防港距离槟城确确实实是有点过于远了,几乎竖跨了三个国家。
空有力量,却无法投送,想要通过真刀真枪的将法国人打出去,无疑是不太现实的。
郑毅太清楚未来的十年法国是个什么情况了:马歇尔计划性价比最低的黑洞,一盘散沙狗屁也干不了的政府,经济发展连战败的西德都赶不上,工业能力几乎为零始终无法恢复战前,物价上涨速度堪比战前德国,身为欧洲农业大国却能陷入农业饥荒的,五常之耻,欧洲之耻。
这个民族其实挺废物的,几百年的国运,地下的列祖列宗怕不是用了洪荒之力保佑才出了戴总这么一个二战后在他看来西方世界唯一的一个超一流政治家,他们却一点也不珍惜。
非得说人家是独裁者给人家逼辞职了。
这种废物国家还鸟他们干嘛?
至少在1958年戴总重新主政法国之前,这就是个大废物。
后世很多人都认为说法国因为在二战中投降得早,所以受损失小。
这其实是很扯淡的,这世上从来就没有投降比抗争伤亡少的说法,这纯粹是投降派们自己的意淫。
维希法国和自由法国之间,自己人打自己人都打出狗脑子来了,法国工业的那点家底子也被德国搬了个七七八八,剩下的也在此起彼伏的游击战中打了个稀巴烂,到了战争后期整个巴黎更是都沦为了战场。
法国光复之后,实际上得到的是一个比英国还要烂得多的烂摊子。
维希法军就不说了,从非洲回来的法军,坚持在本土打游击的法军,在中东作战的法军。美国人支持的法军,英国人支持的法军,苏俄人支持的法军。
所有人都说他们才是法国之光,是他们坚持斗争才打跑了德国鬼子,都认为自己的贡献更大。
谁能来代表法国呢?谁应该摘取这颗胜利果实?
战争胜利之前,他们还能团结在无党派的戴总身边,成为法国的最大公约数。
战争胜利之后,法国,乃至法军,其实是从未统一的,尤其是在戴总被逼辞职下野之后。
郑毅都不知道谁能代表法军。
而且法国的那个政治吧……弱点还挺明显的,郑毅甚至还打算胜利之后去法国薅点法国的企业过来。
现代人很多人都不知道的一个冷知识:法国工人并不是二十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