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先生,欢迎您莅临河内,为我们进行指导啊。”
颜子俊第一个上前,握住他的手一个劲地摇晃着说道。
一旁,卫总和龙将军,还有马将军都在后面等着,这其实也寓意着南洋这边的一个潜规则:文在武先。
论亲疏论大小,第一个上来接郑毅的怎么着也轮不着他颜俊宁,他能落河内市长这么个职位主要还是因为南盟这边多年来在暹罗以北缺少经略。
不过南盟这边确实是特殊了一些,商会会长的地位要远比其他地方要高,颜俊宁好歹也是福建商会的副会长,这就相当于辈分够高,最关键的是不设常军,即使是抗日时期,华人这边也是人人持枪,军民不分。
战士们放下枪,除了特殊情况,大多还是要工作,上班的,即使是最特殊的驻日军,也是要种地和经营特殊产业的。
扛枪打仗的时候归将军们管,放下枪上班的时候自然就是文官管了。
而且其实潜意识的,大家都是华人,对国内长达三十几年的军阀割据都有切肤之痛,其实所有人也都在潜意识里避免这个。
不夸张的说,南盟这边的武夫中过得最舒服的反而是阿南德,毕竟马来人和华人的军制不一样。
卫总,龙将军等人的地位虽捧得很高,大家也都很尊敬,但是如今战争结束,几乎所有人都本能的在警惕他们。
毕竟尊敬归尊敬,到底都是国内混不下去了才来的,本来就有点半路摘桃的意思,毕竟抗战前最苦最难的时候跟他们都没关系,万一要是让他们靠着兵权割据一方,成为南洋的军阀,那可就太搞笑了。
郑毅先是诧异地瞅了一眼卫总,笑道:“卫总也来接我来了?南边现在怎么样啊,还打着呢么?”
卫总笑着道:“这不是过来等您指示呢么,法国人是走了,虽然留下了不少法国的庄园主,但都表示愿意服从南盟律法,都在询问,咱们南盟能不能买他们手里的土地呢。”
“可是法国人走了战事却是没停,越盟,柬盟,国王军,暹罗,还有马来人,到处都是,你占一个山头,我占一片林地,谁也不服气谁。”
“除了金边和西港之外,整个柬埔寨几乎就没有什么像样的城市,处处都是高土著,林多雨多,虫多土湿,弟兄们即使是在金边和西港,也是有些待不住了。”
“正要问郑先生,那边的土地,是留着,还是……给那些当地的土著们分了算了。”
看得出,卫总本人的意思也是不怎么想要那块地。
虽说开疆拓土是每一个军人的愿景,可那不也要看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