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洪门分家,郑毅剖明心迹
金融的本质,说到底其实就是存钱取钱,借钱放贷。
上一代美国无冕之王jp摩根认为,人类社会中最大的财富不是资产抵押,而是人的信用和人品。
换言之,金融这个行业,是真正因信称意的。
摩根银行自从被拆分成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之后,前者便只做稳健型存贷款业务,是美国社会的基石之一,股票期货等高风险投资是不允许碰的。
而后者则是完全相反,只做投资业务,是真正意义上的投行,收益大风险高,而且是全世界范围内找机会进行投资。
而不得不承认的是,后摩根时代,摩根士丹利的表现很一般,尤其是30年代金融危机的时候,美国政府和华尔街的金融从业者们其实不是没给过亨利摩根机会,是他自己没抓住,切实的用行动证明了他的投资能力远不如他爹。
简直白瞎了摩根这两个字的金字招牌。
在郑毅决定插手之后,摩根士丹利,乃至旗银行的市值都突然宛如坐火箭一般的窜了上去,连忙紧急增发筹款,头一天晚上召开的酒会,实际上连手续都没来得及办呢,甚至郑毅自始至终都只找了摩根,压根就没跟旗的人接触,而第二天早上,纽约的证券交易所就已经是人头攒动了。
不得不说这帮华尔街搞金融的消息是真的灵。
除了摩根士丹利之外,几乎每一个与南盟有关系的企业都能上涨不少,摩根士丹利的银行门口更是在一大早上的就排起了长龙,人们挥舞着钞票,将摩根士丹利内的所有理财产品都抢购一空。
严格来说,这也就是这个时代的金融监管还太松,漏洞也太多了一些,郑毅将南洋银行并入摩根士丹利的行为,其实是有着既当裁判又当裁判员的意思的。
毕竟南盟是本次马歇尔计划的被贷款方。
现在郑毅这么一搞,倒是搞得有些像自己筹钱给自己了。
有一种两百亿贷款都不满足,还要更多风投的意思,简直是吞天之口。
如果是在欧洲,亦或者是其他地方,嘴巴张这么大,也许大家都会将你看做疯子的。
嘿,可这里是美国啊,是40年代刚刚结束二战,低息大放水,所有的资本都在疯狂,都在沸腾的美国啊,大家还偏偏就喜欢郑毅的这股蛤蟆吞天的劲儿。
美国,至少自二十世纪以来一直都是疯狂的。
资本永不眠!
两家银行本来只是美国的银行,这下彻底成了南盟的银行了,甚至还掌握了南盟的货币发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