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和70年代的伊朗的所谓对比。
只是他们从来也不敢跟50年代的伊朗去比一比,在贬低伊朗当权政府的时候好像一直没谁提出来跟50年代的摩萨台政府比一比。
毕竟,21世纪二十年代的伊朗政权和七十年代的旧政权比一比还能比出一些忽悠胜负的东西,真要是跟摩萨台比,那就是全方位的碾压了。
至少郑毅自己,一直以来都认为中东这破地方,唯一一个让他会有钦佩情绪的政治家,也就是这摩萨台了。
简单的说,这是个推翻老巴列维王朝,通过议会政治上台,深受伊朗百姓的爱戴,出身贵族却心系百姓,对人民有着一种近乎于慈父般仁爱的人。
上台后煽动了伊朗的民族主义情绪,将英国人和英法的买办全都赶了出去,宣布将伊朗的石油全部国有化,推动世俗化,鼓励女人上学,同时限制农村地主能够拥有土地的数量,将多余的土地无偿分给无地的农民。
准确的说伊朗的世俗化,和对西方世界的不服情绪,大国情绪,就是从摩萨台时期开始的,一直到七十年后,这个国家在某种程度上,依然在吃着摩萨台留下的精神财富。
据说此人私德极佳,在伊朗的特殊文化中,如果不是他自己坚持推广世俗化而拒绝,是可以圣化的,传闻中他自己长期居住在德黑兰的一所平民公寓中,与家人共用一辆旧轿车,曾因为没钱而无法为女儿购买新校服。
据说他每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除了偶尔会阅读诗歌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娱乐活动,不考虑伊朗人民自己吹牛逼的元素,作为半个对手的美国,在cia的内部报告中,对摩萨台的评述是:“摩萨台的个人品德无可挑剔”。
可惜,这世上的第三世界,从来也没有因领导人的优秀品格和个人努力就能成功突破桎梏的。
“摩萨台先生,我是商人,不是慈善家,我就有话直说了,可能会有点难听,还希望您不要介意。”
“您说。”
“据我所知,英国人虽说是被您赶走,而且他们目前也确实是没有强硬对你们采取军事手段的能力,但他们在走之前,也带走了伊朗石油工业中所有的技术人员,甚至是破坏了一部分开采石油所需要的技术设备。”
“虽说是国有化了,但据我所知,伊朗的石油产量目前尚不足国有化之前的20%,并且,英国方面联合了石油七姐妹,对你们伊朗的石油进行了禁运,甚至依靠着他们在苏伊士运河的优势,对伊朗所需的一切物资,无论是工业的还是农业的,都进行了禁运。”
“最关键的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