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办法让自己的生活跟着变好。”
五个生产队长纷纷点头。
瘦肉率高有点不招人待见,但也正像陆远的,不管瘦肉还是肥肉,吃到嘴里那就是好肉。
见众人逐渐接受了外国白猪优于国内黑猪的事实,陆远趁热打铁道:“接下来,我会从每个生产队抽调十几名到二十几名不等的村民,加入第六生产队,专职从事副业生产。”
“等到副业生产有了眉目,从各队走出来的乡亲们,能够带动所属生产队进行副业生产。一个人教十个,十个教一百。”
“假以时日,咱们村的日子想不富裕都难。”
拥有着超越时代的见识和经验,加上知道后续的历史走向,只要众人全心全意地配合陆远,别让陆家庄成为第二个大寨村。
全国第一村的名号,绝对会落到陆家庄身上。
养鸡养猪,需要大量粮食和饲料。
这些问题,陆远有了解决方案。
若非如此,也不会信心满满地组建第六生产队。
“那就这么办吧。”
陆老摆一个点头赞同。
其他四个生产队长也没有什么意见,亲眼所见还有什么不相信的。
隔,陆远,王大鹏,陆家兄弟几人分头行动。
开始从五个生产队挑选人手,完成第六生产队的组建工作。
一个月后,村学落成。
开学上课这一,陆家庄热闹得堪比过年。
除了陆家庄的适龄儿童,周围村和生产队的半大子,也都背着书包,拿着公社发的学习文具,一窝蜂涌进了位于坟山脚下的村学。
由于怀孕的关系,夏荷没办法过来上课。
经过商议,陆远从村里的剩余知青中,选了一个品学兼优,性格忠厚的男知青替补夏荷。
几名民办教师全部到位,寂静了数年的坟山附近,传来了琅琅读书声。
另一边。
六队组建完毕,人数98人。
陆远兼任六队队长,王大鹏担任副队长。
第一轮工作,修建药虫养殖场。
“村长,供销社王主任来了。”
距离陆远从公社借来拖拉机,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半月,陆家庄的各项发展都在陆远的规划下有条不紊地向更好的明前进。
挂断赵大爷从省里打来的电话,陆远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服,快步迎了出去。
“王哥,你这是?”
刚刚走出村委会,陆远迎面看到从自行车下来的供销社主任王长友。
自行车后面拖着一只满满当当的麻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