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火器。而且,这艘番船如此巨大,可不是普通福船或者海沧船那般容易攀爬跳帮!若是到了海上,这艘船凭借着几面巨大风帆,速度必然很快,我们撵不上的。”
“要是能将这艘船拿来为我所用,配备更多的人员和武器,别说红毛夷,就是郑一官见到我们也得退避三舍。”陈衷纪没理会何老四的劝说,犹自对那艘大船眼馋不已。
陈衷纪,乃是福建漳州府海澄人,此前混迹于福建及日本,做着一些官府所禁的海上生意。
大明天启四年(1624年)六月,他与聚集于日本长崎的华商(海盗)颜思齐、杨天生、郑芝龙、李德、洪升等二十六人结拜,推举思齐为盟主,准备趁着日本幕府统治基础尚未稳定时,预谋举兵起事,占据长崎,以为根基。
结果事情败露,被幕府遣兵搜捕,只能出亡海上。
驶至九州西海岸的外岛洲仔尾,陈衷纪向颜思齐建言:“吾闻疏球为海上荒岛,势控东南,地肥饶可霸,今当先取其地,然后侵略四方,则扶余之业可成也。”
众人遂纳其言,于八月二十三日,率船队柢海湾,在笨港(今台湾北港)靠岸。
颜思齐见岛上地肥水美、大片荒野未辟,决意在此开疆拓土,干一番事业。乃率聚伐木辟土,构筑寮寨。
颜思齐规划建筑了井字型营寨,中间为大高台,使之成为组织指挥垦荒的中枢。与此同时,派陈衷纪、杨天生率船队赴漳、泉故里招募移民,前后计三千余众。
颜思齐将垦民分成十寨,发给银两和耕牛、农具等,开始了夷州最早的大规模拓垦活动。
垦荒需要资金投入,颜思齐以原有的十三艘大船,利用海上交通之便,开展和大陆的海上贸易,人财皆旺,其势渐成。
然而,天启五年(1625年)九月,颜思齐染伤寒病,数日后竞一病不起,英年早逝,年仅三十七岁。
颜思齐故后,众推郑芝龙为盟主,继续拓垦大业。
不过,陈衷纪作为元老之辈,自是不服郑芝龙这么一个“乳臭未干”的年轻人,便率众离去,自成一系。
可是,万万没想到,分道扬镳后,人家郑芝龙混得更是风生水起,不仅垄断了闽浙粤等地对日贸易,还将东番经营得红红火火,形势一天比一天好。
去年福建大旱,赤地千里,郑芝龙招抚了泉州饥民数万人赴台拓垦,比颜思齐在位时,势力大涨十倍不止。
据闻,郑芝龙此时已有大小船只七百余艘,并且对朝廷和福建地方政府表示了恭顺态度,已被视为海商。
这厮还假仁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