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到头,几乎没个停歇的时候。
即使,到了冰天雪地的凛冬时节,他们这些大明移民也要干活,比如:加工处理木材、制作简单家具、硝制皮毛、腌制鱼干和肉干,甚至出外捕猎、伐木,以及烧荒、拣选矿石……
但是,这里却能让人吃饱饭,一天三顿,玉米馒头、高粱饼子、大米稀饭,还有热腾腾的面块,敞开了肚子吃。
而且,还时不时地沾点荤腥,鹿肉、鱼肉、鸡鸭。逢年过节,食物更是丰富,会宰杀肥猪、肥羊,给辛苦的居民们打打牙祭。
自到了始兴堡以来,曾经一月饿半月,一天饿两顿,始终感到食不果腹的日子便一去不复返了。
甚至,现在的每日饮食标准,几与大明富户之家看齐。
到了冬天,不仅有暖和的袄热身,出外劳作时,还会裹上一层软乎乎、毛茸茸的动物皮毛,像城里那些有钱的富商财主一般。
那些管事老爷们戏谑地说,就他们身上裹着的皮毛,要搁着大明境内,可以卖好几十两银子。在野外随便乱转的话,很大概率会被强人给劫了去。
这种好日子,以前在大明的时候,所有人那是想都不敢想。
更为难得是,始兴堡的管事老爷们全然不像大明官府那般“横征暴敛”,处事甚是公正,也很少打骂责罚。
只要你听话服从,老实干活,他们一般都不会责难于人。
若是做得好了,他们也不吝赞扬和赏赐,让人倍感鼓舞。今日间,两位委员大人亲自过来视察种田的长势情况,而徐兴怀作为该片麦田的主要负责人,自是小心谨慎地伺候于旁,为两位大人解说一二。
“这片麦田收割后,还需再次拣选良种,以使我始兴堡的麦种优中更优,为将来的粮食增长丰收奠定坚实的基础。”李显清一边走在田埂上,查看着麦田的长势,一边向徐兴怀做着交代,“当然,其他麦田也不能置之不理,在收割入库时,将其中优越的种子都挑出来。”
“以后,我们的麦种不仅要有产量增长型的,有抗倒伏型的,还要有抗旱型的,更要有抗病虫害型的,也就是说,将小麦中那些优秀的基因成分,……呃,优越的外在和内在特点专门拣选出来,以便适合各种条件下的栽种环境。”
“大人说得是,我这里记下了……”徐兴怀不住地点头附和。
“对了,育种过程中最好要有详细的文字记录,还要进行系统的总结比较,确保整个过程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大人……”徐兴怀闻言,顿时面露苦色,“大人,小人不识字……”
“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