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面玻璃镜是在玻璃之都威尼斯生产出来的,于1317年,威尼斯的玻璃匠人在试制彩色玻璃的过程中,无意中发明了透明玻璃。
而中国古代造出的玻璃,一般都不是透明的,添加了许多漂亮的色彩,一直被当做装饰物来用,称之为琉璃。
至于那些小块的透镜,甚至早期原始的镜,却都是依靠费相当大的人力物力磨制出来的,堪为奢侈品,根本无法做到规模化生产。
这个时期,玻璃制造业最为先进,也是规模最大的,当属威尼斯。
不过,随着欧洲各国的重金招揽和不断地技术剽窃,法国、英格兰、德意志等国家地区也陆续出现零星的玻璃制造工业,对威尼斯的玻璃产业垄断优势构成严重的威胁。
“没关系,只要能造出玻璃就行,哪怕是不透明的。”罗振辉琢磨了一下,说道:“我们虽然不知道具体的制作工艺和流程,但最起码的化学反应还是了解一点,无非就是多搞些试验罢了。”
“嗯,我们可以通过那个西班牙商人佩德罗想个法子,看能不能从西属美洲殖民地或者欧洲给我们弄来一两个玻璃工匠。大不了,我们就多点钱,权当买人了。要是,咱们能弄出玻璃或者镜子这种商品,带到大明去,也是一种高附加值商品,能换不少人口和物资。”“你怕是不知道吧。孟胜新将‘破浪号’上的一面穿衣镜在广州卖出了一个天价出来,足足一千六百两银子!听说,那面清晰可见的镜子在转了几手后,已经飙涨到两千五百两银子了。”
“是吗?”李显清闻言,不由惊讶万分,“那我们始兴堡还存了十几块拆下来的穿衣镜,要拿到大明换银子的话,岂不是立马就有三四万两银子进账!”
“呵呵……”罗振辉笑了,摇摇头说道:“将那十几块玻璃镜卖了,算是一锤子买卖,支撑不了我们多久的。……搞玻璃制造,我也只是顺嘴这么一说。目前,我们除了皮毛,几乎就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的商品可以运到大明去换钱,进而支撑我们持续地大规模移民活动。”
“所以,我们现在得好生规划一下,在尽量完善和发展我们的工业体系外,看能否搞出一些特色商品,或者高附加值商品,好使我们前往大明的船只不至于太过空载,并能创造大量贸易盈余,以反哺我们的移民活动和支持生产再扩大。”
“其实,我们若是有足够的人力,可以对皮毛进行深加工。”李显清点了点头,说道:“比如,将海獭毛做成大衣、帽子,围脖、手套、披肩、垫子、褥子等之类的成品,从而赚取更高的附加值。除此之外,还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