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大明官府的“要求”
“县丞大人,这就是那启明货栈。”
1629年5月16日,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一顶官轿在十数名三班衙役的簇拥下,来到了码头货栈区。
轿子刚刚落地,番禺县户房书办林为清连忙跑了过来,左手撑起一把油布伞,右手将轿帘掀了起来,请县丞陈恭之出轿。
“这就是那南洋番商货殖囤积和收揽移民之所在?”陈恭之透过蒙蒙雨雾,看着这处占地面积颇广的货栈,微微点了点头。
“回大人,正是此处。”林为清躬身应道:“此番,我们来的匆忙,尚未提前告知于他们,以至于无人来迎。”
“无妨。”陈恭之摆了摆手,“我们进去瞧瞧,看看里面什么光景。……唉,有些事呀,还要这些番商来解决,委实朝廷之不幸呀!”
“大人,时政艰难,且我番禺县衙空虚,如此,方不得不事急从权。”
林为清一边宽慰道,一边朝皂班的班头冯平山使了一个眼色,让他赶紧派人进货栈将人都给唤出来,迎接县丞大人。
“只是,可怜了百姓……”陈恭之微微一叹。
“大人,那些街头汹涌之辈,若是能听从安全自返乡地,那自然是朝廷治下的良善百姓。可若是长期徘徊我番禺境内,整日无所事事,那便是无主流民,若不加以清理,时日已久,恐生大患呀!……陕西流民之乱,当引之为戒。”
“话虽如此,但将朝廷治下百姓送与番商,流落海外,本官甚是不忍呀!”
“大人,果然爱民如子!”林为清赞道。
呵,这些亲民官怕是为了自己的官声,不想担个贩运百姓的恶名吧!
孟胜新得知番禺县丞亲至货栈,立时带着一众管事和随从迎了出来。
“孟掌柜,近日生意可还好?”饮了几口茶,稍事寒暄后,陈恭之将手中的茶杯轻轻放下,温言说道。
“不敢县丞……大人挂怀,小民此间尚且顺遂。”
孟胜新对于番禺县一众官吏的到来,很是疑惑,迎接他们进入货栈议事大厅时,频频看向林为清,想让对方给自己透个底,漏个消息。
话说,前前后后也给你打点了不少,怎么突然领着县丞过来,也没给个招呼?
但对方却仿若无视,只是殷勤地伺候着这位番禺县衙二老爷,让他心怀惴惴。
打秋风?
还是找麻烦?
“听闻你们每年初夏时节,便会招揽大量无地百姓前往南洋垦殖,可有此事?”
“呃……”孟胜新闻言,心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