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闽海
由广东出发前往日本,并不是这个时期大明对日贸易的传统路线。
换句话说,就是除了壕镜的葡萄牙人会由此而行外,几无太多大明商人选择这条航线。
大明为了管理海外诸国朝贡和贸易事务,曾分别在三个地方设置了市舶司:为琉球国设置的福建泉州(后移至福州)市舶司,为日本设置的浙江宁波市舶司,以及为占城、暹罗、满剌加、真腊等国所设置的广东广州市舶司。
这些海外藩属国家的船只可分别通过相应的港口登岸,而去往这些国家的大明船只也由此出发。
昔年,洪武皇帝向日本宣诏时,就曾派人从宁波出海穿过日本五岛列岛抵达博多港,再穿过濑户内海,经兵库县到达京都。
若是要从广东启航前往日本,一般是经珠江口,出幞头山,沿着广东、福建海岸向东北航行,经由金门、基隆山,之后顺琉球群岛沿岸海域北上,抵达日本。
“破浪号”、“征途号”,以及葡萄牙所属的“东方希望号”三艘移民大船便是循着这条很少有商人走的贸易航线,驶往日本东海岸,然后进入黑潮洋流,随即便调转船头,顺着洋流的方向,径直向东,跨越整个太平洋,最后抵达北美大陆西海岸。
船队航行数日后,于6月23日驶入福建沿海,进抵南澳岛附近海域。
让葡萄牙人颇为惊讶的是,舰队指挥官命令船只在此暂时停驻,然后放下一艘小船划向了小岛。
约莫两个多小时后,小岛方向驶出七八艘小船,载满了人,靠近“破浪号”后,通过舷边的绳梯,陆续有二十余人登上了船,其中不乏妇孺和孩童。
随后,大船上的水手们陆续将大量稻米、布帛、香料、粗盐等日常物资吊下,装入小船。
一些眼尖的葡萄牙人甚至还发现,大船上还吊下来三十余支火绳枪和若干桶火药。
很明显,这座小岛上的居民(海盗)应该跟这家自称为东方华夏新洲大陆殖民公司有联系,并且得到了他们的资助。
深谙大明海商情况的葡萄牙人对此并未感到太过奇怪,因为大明的许多海商或多或少都跟海盗有联系,甚至有的海商本身就是海盗。
比如,那个垄断大明沿海贸易的郑一官,不就是本地区最大的海盗头子嘛!
只不过,他借助着自身庞大的海上力量,迫使明国政府承认了他所据有的海上地位,还授予他官方的职位,成功将海盗身份洗白了。
也不消说明国,就是在欧洲地区,也有许多恶行昭昭的海盗头子,在向政府表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