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用焦炭炼制钢铁,虽然会产生许多炭渣,但这些渣料却可以用作生产水泥和砖块等建筑材料。当然,它们也能用于铺路,将通往各个屯殖点的泥土路变成矿渣路,从而避免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的糟糕状况。”
罗振辉与李显清对视一眼,都微微点了点头,就煤炭开采的问题达成了共识。
其实,本来这场会议主要讨论如何扩大炼铁坊的生产规模以及人力再分配的问题,顺便又议了议是否开建一座水泥窑的事情。
以启明岛目前的人力资源状况,除了日常制作熏肉和鱼干的人手处于满负荷状态外,其他诸多工矿作坊基本上都是半停工半生产的状况。
比如炼铁坊,都是等铁矿石和木炭积蓄到一定数量后,才会召集人手,生火开炉,将堆积的铁矿石炼制成铁料,或者继续再炼成钢。
而铁匠铺也是同样在获得了足够的铁料后,方才打制各种农用工具和生产工具,以及试制一些“高科技”的机械产品。
平日里,铁匠铺只是对损坏的农具和工具进行修补,或者对为数不多的农业机械和工业器具进行改造和完善。
因为,在目前情况下,为了保障全体人员的口粮供应,大半的人力都投入到农业生产当中。
虽然,基地内的几座粮库中也积存了一百余吨陈粮,而且日常的猎捕和渔业也能每天提供大量肉质食品,足够所有人员敞开了肚子吃。
但是,穿越众还要考虑即将到来的移民所需。
两艘大船,若是按照去年的移民规模,那么整个启明岛又将新增六百余新生人口,这将大大消耗既有的粮食库存。
倘若,因气候环境影响或者田间管理不善,造成今年粮食歉收,说不定来年就会爆发一场可怕的饥荒。
这就使得穿越众在短时期内始终将农业生产列为优先发展的目标,并且为此投入了最多的人力资源。
不过,在重视农业生产的同时,相应的工业发展也不能弃之不顾。
随着接连两批大明匠人的到来,启明岛上的工业发展也迎来了一波扩张期。
不仅原有的诸多工坊和矿场增加了人手,而且还带来了新的技术和手艺。
豆腐坊、制桶坊、鞍辔坊、铜作坊、皮作坊,以及酒作坊、腻子坊、中药坊等诸多事关民生的手工工场相继建立,极大地提升和改善了全体居民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有鉴于近几个月,通过粮食和日用品诱惑,外加火枪和刀剑的威胁,启明岛穿越众又陆续从二三十公里外的河谷和平坝地区收服印第安大小部落四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