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造船
随着第一场冷霜降下,始兴堡及周边数座屯殖点的农业生产也基本告一段落。
两万三千余亩农田,总共收获了各类粮食作物估计超过两千一百吨,再加上库存的三百吨余粮和几艘移民船带回的两百余吨稻米,使得整个基地的粮食储备达到两千七百吨。
而随着新的一批大明移民的到来,也使得穿越众的最新人口数量急剧飙升至2892人,较去年增长了71%!
其中汉人(包括穿越众57人)2085人,占72.1%;其次为印第安人632人,占21.8%;接着就是西班牙人175人,占6.1%。
此外,还有方圆二十多公里外附庸或者被军事和经济所控制的大小印第安部落十余个,人口在八百余,这使得穿越众所控制的人口数量超过3500人,在一定程度上稍稍摆脱了几年前人力极为短缺的窘境。
大量人口的积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粮食以及其他生活物资的消耗力度,但更多移民的到来,也使得穿越众的实力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扩充。
此前半停工、半生产的诸多工坊矿场立时拥有了相对充裕的劳动力,很快便陆续开动起来,开始加工生产基地所需的各类物资。
在位于港口西侧的修船所也随着十余名船匠的到来,也迎来了它的“产能”扩张期。
修船所是由一座能容纳“破浪号”驶入的船坞、一条木制轨道,以及按照脉动生产线建立的流程式装配工位组成的,可以分别负责铺设龙骨、铺船板、铺甲板,吊装轨杆和索具等工作。
此前,这座稍显简陋的修船所只是作为“破浪号”和“征途号”的日常维修保养所用,以及零星建造几艘小船。
在去年和今年上半年,两名半吊子穿越众技术人员带着四名船匠和五十几个兼职临时工,先后建造了六艘独木舟和两艘载货量约十吨左右的平底小船,算是练了练手,为后续建造更大型制规模的船只积累了一点经验。
于是,当被任命为修船所负责人的周勇在接收了十二名来自大明的船匠后,立时决定建造一艘排水量超过两百吨的“大船”,为启明岛增加一分运力。
半个月前召开的穿越众全体大会,以绝对多数票的形式通过了在弗雷泽河流域设立一处据点,用于开采该地区的黄金矿产,以增加启明岛的金银储备。
同时,有关建设白沙岛补给基地的议案也获准实行。
届时,穿越众将会抽调三十多个移民及印第安人,携带大量建筑材料和生活物资,随同移民船前往该岛,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