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委托加工”
“这是‘陈联泰’船坊的陈东家,我两广之地所造众多海船,赵氏船坊便占其三,乃是我们广州市面上跺跺脚,都要抖三抖的大人物!”
1630年5月19日,在广州城西最负盛名的“清粤楼”里,“利顺行”东家邓瑞霖热情地将孟胜新引荐至面前的这位清瘦老者面前,并对双方做着简单介绍。
“……而这位,就是新洲大陆贸易商行驻广州的孟掌柜,他们每年贩运而来的大量皮毛,那可是整个南方地区难得的上品。就算是与朝鲜、辽东等地所产的皮毛想比,也绝对是不遑多让!”
“陈掌柜请了!”孟胜新朝对面安坐不动的老者非常客气地拱了拱手。
“嗯,孟掌柜,好说好说!”陈烨霖淡淡地应了一声,态度稍显轻慢。
一个海外的番商而已,背弃天朝故土,数典忘祖之辈,想来也没什么值得深交的意义?
“陈掌柜,听说,你们船坊所造海船可行至缅甸?”孟胜新开门见山地问道。
“那是自然。”陈烨霖自傲地说道:“我‘陈联泰’自正德三年建立以来,已愈百年,所建造的海船数以万计,别说可行于缅甸,即使再远一点,抵达那天竺也不是没有过。”
“那你们造的海船可能跨越太平洋?”孟胜新不动声色地问道。
“太平洋?”陈烨霖怔了一下,随即用一种奇怪的表情看着他,“你说的太平洋可是日本以东的大东洋?(注1)?”
“呃?……应是大东洋。”孟胜新不免露出几分尴尬。
这太平洋的名称好像是葡萄牙人麦哲伦命名的,而大明却自有它的骄傲,不屑于用此夷人所称,依旧延循前人之故,将其称之为大东洋。
好吧,大东洋这个名称其实也挺贴切,就是以我华夏大陆为参照,以东的海域当为大东洋。
“虽然我‘陈联泰’所造海船尚未有穿行大东洋之例,但想来问题不大,无非就是行船距离稍远一点,耗时稍长一点。”陈烨霖颇为自信地说道:“怎么,孟掌柜想要采买一艘跨越大东洋的海船?”
“孟某正有此意。”孟胜新点了点头,说道:“不过,大东洋海域辽阔,伏波近两万里,海浪滔天,气候多变,可以说,海况极为复杂。再加之,沿途更无陆地岛屿可依,无法获得必要之休整和食水补给,极是考验船舶建造工艺及其抗风浪性。”
“孟掌柜怀疑我‘陈联泰’所造海船不能行于大东洋?”陈烨霖脸色不由沉了下来。
“不敢,不敢。”孟胜新笑着摇了摇头,“不满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