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就连跟在他身后的七八名少年医学徒,也能对很多的病症和诊治说出一些独到的见解。
未几,那位董医官还询问他可有独特的药物偏方,拿来与众人分享和品鉴。
从医多年总结和钻研出来的药方,蔡文水自是不愿献出,以各种理由推脱和辞拒。
虽然,一番深入交流下来,你们看起来医道很高的样子,对人的各种身体机能和病变问题也说得头头是道,但到底手上有几分真章,那还不得为知。
你们想要从我口中套取赖以为生的药方秘术,那以后如何再让我凭此讨生活?
不过,看到他这副推拒的模样,那位董医官立时就变脸了,严厉斥责他这种弊帚自珍的行为,说他这般做派根本不利于医学事业的发展和进步,更是置万千百姓生命健康而不顾。
想想古人,通过不断地钻研和探索,相继成书《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众多经典医书,为后人造福。
更近一点的,则有李时珍历时二十余年,著书《本草纲目》,收载药物六十类,计一千八百余种,并附药图千余幅,更载附药方万余个。
此等集数年前药物学之大成的典籍,濒湖先生(李时珍号濒湖)劳心费力地将之著出,公之于众,何曾有过任何私心杂念?
说到激愤处,董医官直接将一本他们所编著手写的《启明医科》扔到他面前,让他好生学习和品鉴,以示无私。
畏于此般威压形势,蔡文水不得不献出自己所存的三十余帖药方和医道秘术。囿于对方有精熟的医道,他也不敢胡乱写就随意糊弄过去。
到了这里,自己和家人的小命可都捏在他们手里。
万一,让他们发现药方不对,治坏了病人,说不得就要拿他是问,处以严苛的惩罚。
不过,他还是存了几分小心思,并未把几个重要的药方和秘术尽数献出,而是将之默默地熟记于心。
未久,蔡文水便被征入医政防疫部门,成为一名“官方郎中”。
在随后的日子里,他除了跟着医政人员诊断治疗前来就医的病患外,还经常参与并接受新的医学知识的学习。
还别说,一个多月以来,他还真是开了眼界,学到了不少闻所未闻的施治手段,甚至有些理论和知识还颠覆了他从医十余年所树立的传统观念。
这位董医官似乎一点也没有藏私的念头,各种知识和处置手法不厌其烦地教授给他在内的十余名医政人员和学徒。
甚至,他们在对某些医理和治疗方法始终搞不懂的情况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