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新洲华夏
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有限接纳印第安人为“正式居民”的决议还是被简单多数通过了。
凡是能说一点简单的汉话并日常交流沟通无障碍的印第安人,在通过政府考核后,便可落籍入户,成为启明岛治下之民。
然后,根据民政事务部门的统一安排,从事各种力所能及的工作,享受应有的待遇和福利。
按照要求,归化的印第安人在落籍时,必须拥有正式的华夏姓名,方能录入籍册。
鉴于岛上的印第安人根本没有姓氏,穿越众将对他们予以“赐名”,以百家姓为据,给他们一一落名登记。
当然,印第安人成了落籍之民,那就需要履行各项“法定”的义务。
比如,接受政府的“编户齐民”。
比如,需要缴纳赋税、承担徭役。
比如,接受政府征召,保卫家园。
另外,为了塑造民族共性,铸就民族国家概念,各个族裔的专属标签和文化将会被刻意的淡化。
启明岛治下之民,不论是来自大明,还是原属西班牙,乃至印第安原住民,都要强调是属于一个共同的群体,拥有共同的利益。
即,同一个民族,同一个语言,同一个国家。
其实,民族也好,国家也罢,甚至创造出来的宗教,从它们诞生起,就是为了团结特定人群、一起合作而构建出来的“想象的共同体”。
那么,启明岛所构建的“想象的共同体”又将是何种形式存在呢?
此前,就有不少穿越众提出以现有的人口和掌握的资源,建立一个“法人实体”,不论是现如今西方盛行的殖民公司,还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总得有一个正式的名号。
要不然,该以何种面目与外人打交道,又该以何种形式凝聚所统辖的数千子民的人心?
驻广州的孟胜新和钟明辉是以新洲大陆贸易商行的名义,跟当地官员和商人,以及澳门的葡萄牙人打交道。
移民和贸易船队在跟西班牙走私商人佩德罗交易过程中,则是不清不楚的东方海盗身份。
在管理治下数千居民时,穿越众又是以启明岛决策委员会的机构来颁布和实施各项发展计划的。
李显清说要构筑一个“想象的共同体”,那么,我们这个“共同体”是不是就要有一个称号?
“确实如此。”罗振辉与李显清相视一笑,然后开口说道:“我们目前所拥有的人口规模超过六千人(含归附的印第安人),这点实力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不过,放在整个北美西海岸地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