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气,随即向仍保持警惕的护卫说道:“解除警戒,来的是自己人。”
说完,转身便顺着梯子下了瞭望塔。
——
皮岛的生活其实是很清苦的。
当然,这个清苦说的是普通百姓。
嗯,准确地说,是随军家属和众多辽东难民。
早在东江开镇时,朝堂诸公为了防止毛文龙吃空饷,曾派人登岛对其所辖军力进行过实地核实。
而且,还核实过三次。
第一次,核实是十五万。
第二次,是六万。
第三次,是三万。
为何三次核实都不一样呢?
原因很简单,三次核实的人数都没有接近朝堂心里的“价位”。
在过去十多年时间里,皮岛一直在收留从建奴境内逃难过去的汉民。
最高峰的时候,毛文龙所统辖的“军队”人数高达二十万!
对于这个恐怖的兵员数额,朝廷自然是不认的。
若是以此来发饷,得把朝廷户部的官库给掏空了。
于是,朝廷不得不反复多次地核实东江镇的实际兵员,防止这些丘八吃太多的空饷。
毛文龙坚持要求按照二十万的兵力定饷,而朝廷却只愿意按三万人的数量发饷。
可以说,双方在这个问题上,从一开始就几乎成水火之势。
最初的五年,朝廷一共下拨白银约一百零五万两,粮食也只有一百零二万石。
不过,按照大明官场的潜规则,毛文龙最终只收到了五十五万两白银,粮食七十多万石。
说实话,这点散碎银两,根本就不够皮岛的日常支出。
于是,为了养活东江镇数十万“大军”,毛文龙只好在皮岛建立“自由贸易区”,开启国际贸易,用收来的“赋税”养活这些“军队”。
若是以朝廷下拨的银两和粮食,再加上“国际贸易”收入,数十万百姓的日子应该不至于太过艰难。
就算不是人人小康,但勉强垫饱肚子,还是能做到的。
况且,东江镇有时候为了减少“余丁”,还经常将辽海诸岛上的辽东难民送往登莱,以舒缓物资消耗。但是,这个世界上,永远都会存在分配不公的情形。
不论是朝廷拨下的钱粮,还是靠着走私贸易赚来的海量收益,东江镇下面的百姓是收不到的。
因为,大部分都被东江镇大大小小的军头给吃了,脸圆肚胖。
更甚者,部分弄来的“多余”物资还被转卖至朝鲜和后金。
自毛文龙建镇东江开始,皮岛就已经是北方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