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进行正常的税收,还要进行赈灾,这就使原本就十分空虚的国库面临巨大的压力。
朝廷无法拿出足够的银粮救灾,加上辽东局势的紧张,流民暴乱不停,造成内忧外患,而这又需要大量的银两,就只有加重赋税,对百姓来说是更为沉重的负担,形成一种积弊难除的恶性循环。
在这种情势下,北至辽东,南至两广,甚至就连富庶的江南地区,因各种灾害而产生的饥民就达数以百万计。
在农人田地无有所出,朝廷赈济无有所为的环境下,一旦沦为孤助无依的饥民,则很大概率会滑向死亡的边缘,成为遍野饿殍中的一员。
因而,当新华的移民船仅以一句“有饭吃”,便能招揽无数的饥民蜂拥而来,攥住一块发给的干硬饼子,便义无反顾地登上大船,任由驱使。
就算是死,也要做一个饱死鬼!
老天保佑,他们赌赢了。
真的有饭吃!
至于伐木建房,开荒种地,挖沟修渠,整日劳作不停,让人几无片刻停歇,对于他们这些农人而言,又算的了什么?
无非就是多下点力,多出点汗。
只要吃饱了饭,然后睡上一觉,这力气又回来了。
凡是经历过饥饿的人,一辈子都不想再去重温那种滋味。
饥肠辘辘难入眠,饱腹才能梦香甜。
所以,新华老爷们怎么吩咐,咱就跟着怎么干。
而且,瞧他们给定的规矩,田地里的产出,除了留足来年的储备外,大部分的粮食好似都进了大家的口中,从而保证让每个人都能吃上饱饭。
哪像大明地界,朝廷刮一层,地主乡绅刮一层,胥吏差役再刮一层,最后剩到手里的还不够一家老小果腹。
要是遭了灾,那多半没了活路。
这么一两相对比,还是新华的老爷真的将咱们当人看。
没说的,既然得了新华老爷的好处,受了他们的衣食,那就将自己的一把力气都卖给他们。
据说,到了明年,整个沃川地区将会迎来更多的大明移民,而需要他们开垦的田地也要增加数倍,要让所有都吃不上饭的移民都能在这里垫饱肚子,不再受饥饿之苦。
这日子,想想就有奔头。
“嘚嘚……”
田野里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刚刚离去未多久的庄运良又打马狂奔而来,抵近卫仲龙面前时,不待马儿停稳,一个翻身便飞跃下来。
“大人,夏津堡传来警讯!”
“嗯?……”卫仲龙神色一凛,“讲!”
“有数艘倭寇船只停驻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